<p> 父愛,是一條無言流淌的河。奔流不息,是你的生命,是你的信念,更是你的執(zhí)著。因為善良,因為心中有愛;默默勞作,是你的天,是你的地,更是你的世界。因為責任,因為無怨無悔;苦苦期待,是你的眼神,是你的腳步,更是你的心愿,因為力量,因為一直撐起。生命里有你,才能擁有美麗的風景;沿路上有你,才能有堅實的步伐;歲月中有你,才知道回家的路并不遙遠。父親,你撤手離去了,你可知我對你的思念,不論過了多少年,都從未斷絕,你一直活在我的生活里。</p> <p class="ql-block"> 公元二千年八月二十四日下午五時,父親棄下凡塵,駕鶴西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父親走了,從發(fā)病到離世長達半年多的醫(yī)治中,未能開口說一句話,也不能動手寫下一個字,就這樣匆匆的走了。 </p><p class="ql-block"> 父親走了,正當家里經(jīng)濟條件慢慢好起來的時候。一生的付出,卻沒有享一天福。給我們留下無盡的悲傷與無限的惋惜!</p><p class="ql-block"> 父親去世時,恰逢國家開始實行火葬運動。為了保護父親的身骨,為了父親在九泉之下能得到安息,在那靜靜的黑夜,天下著細雨,偶爾聽到陣陣犬吠。我們們偷偷采取了土葬,兒子未能好好送他一程,又欲哭不能,淚水只能往肚子里流,令人柔腸寸斷。</p><p class="ql-block"> 父親生于ー九三八年,一家十口,八個兄弟姐妹,他排第五,因家窮,只讀到小學,后參加海軍。在廣州黃埔軍校學習無線電偵聽知識一年,后安排到南海艦隊工作。在臺灣叫囂反攻大陸期間,調(diào)到福建夏門海防前線服役,負責無線電偵聽工作。</p> <p> 父親曾任排長,立過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是個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長達十年的軍旅生涯中,鍛鍛煉了他鐵骨崢崢、剛直不阿的性格,同時他又疾惡如仇,不會圓滑處世,對上下級如有不對之處他都敢頂撞,從不考慮后果。他這種性格會嬴得人的尊重,但又會得罪不少人,甚至會影響自己的命運,轉(zhuǎn)轉(zhuǎn)業(yè)時上級安排他到上海華東地區(qū)兵工廠工作,他嫌離家鄉(xiāng)太遠,家里有老父親要照顧,就選擇回到了老家。父親正是因為剛退伍回鄉(xiāng),在大隊黨員大會上敢于頂撞大隊黨支部書記,從而得罪了父母官,加上爺爺做過是國民政府的保長,有歷史尾巴,因此被壓制了二十多年,省及地區(qū)民政廳的來信也被截留,幾次上級來要人都被當時的大隊黨支部書記找別人頂替了。道路選擇錯了,注定他要在農(nóng)村辛苦一生了。</p><p> 父親為人正直,樂于助人,品行端正。從部隊回到農(nóng)村,父親一直在家務農(nóng)。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幾乎是在村中任一個年薪僅有二百多元的村長,父親積極帶領群眾開墾荒山、種樹種果、修路建橋、調(diào)調(diào)解糾紛,父親為村中公益事業(yè)四處奔走,從不向貧困低頭,從不向權勢屈服。那年,因山嶺糾紛,我村一價值四十萬元山嶺被一審判給了對方,但父親不屈服,硬是把官司打到二審中院,經(jīng)于贏回了官司,為村爭回了名譽和利益,但父親不索取一絲一亳的回報。晚年,在我們的勸動下,父母終于放下了農(nóng)活,先后到湛江和廣州跟兒子們住了一年,終歸還是不習慣城市生活,又不聽孩子們的勸阻,執(zhí)意回到鄉(xiāng)下生活。</p> <p> 千禧年初二那天,我還開車與父親一起去探親拜年,車上父親為我講了族譜的故事,下午回家后我便回市區(qū)了。不想到這成了我和父親的最后談話,成了永遠的心酸與永遠的虧欠。父親,您賦予我們們生命,卻未曾與我們有過分享!您是孩兒生命里永遠無法承受的失去。別離,一個永恒的、難忘的主題,誰也沒有能力去改變,誰也沒有能力去阻止,但,我有能力去記住,用心去銘記,與父親有關的點點滴滴。</p><p> 端詳著父親的照片,重讀著父親給我的一封封家信,父親的身影就象一幕舊電影在我模糊的眼前走過一一那么真實,那么冰涼。孩提時,看電影是唯一能填充人們心靈空虛的娛樂活動。是是最令人高興的事了,一遇到鄰村放電影,勞作了一天的父輩們便早點收工,吃完飯便便三五成群齊齊去看電影了。父親帶(也背)著我們兄弟,走在鄉(xiāng)間的夜路上,忘記了一天的勞累。小時候看過的電影深深地烙印在記憶里,我或坐在父親的跟前,或或騎在父親的肩膀上看《上甘嶺》、《偵察兵》、《渡江偵察記》、《英雄兒女》、《南征北戰(zhàn)》。回來時滿路燈火,長長的,夜風很輕,很柔,一路沙沙作響,但多數(shù)我是伏在父親的背上睡著了。每逢父親去趕集,我都纏著父親要給我買小人書,父親答應我后,我便早早在村路口那棵碩大的茘枝樹下,等著著父親回來,一等就是一個下午,太陽下山了,父親回來了,我飛也似地跑上去,迎著父親,看著父親手里拿著我要的小人書,我歡樂得笑了。</p><p> 在公社化時代,家家里很窮,連年超支,早晚兩餐都是吃白粥,午餐都是吃蕃薯芋頭。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從讀一年級起就是個懂事的孩子了,父母在外勞作,我們兄弟就分工把家里的活完成好??巢瘛⒄艮?、煲芋頭、煮粥、下地撿豬菜、挑水、喂豬、做菜,空閑時,我還和小弟到山上摘山果,到山塘鈞魚、到小河邊玩紙船、到曠野里放風箏。父母從生產(chǎn)隊收工回家,全家點著煤油燈ー起吃粥,家里雖窮,也挺和睦,在冬日里,兄弟幾雙腳一起放在盛滿熱水的木桶泡腳,然后就圍在火堆旁烤火,聆聆聽父親講他參軍講他如何站崗放哨,如何抓臺灣特務等故事,有火烤,有烤紅薯吃,有故事聽,全家其樂融融。</p> <p> 父親從無喊過勞累與艱辛,從無在我們面前流過一滴眼淚?;氐洁l(xiāng)下后村民又一致推選他做村長。我們多次勸他不要再做村長了,好好休息,但他為了村中事業(yè)放心不下,毅然堅持再干一年,目的的是要籌資為村修好通向?qū)W校的小橋和幫村清理完村民的欠款。干禧年大年初三,父親連早飯都沒吃,就忙著被叫去處理一宗交通糾紛?;丶液筮€未來得及坐下就因有人縱火燒山,父親馬上組織村民救火,因呼喊過多,情緒激動過渡,暈倒在救火途中,造成腦干出血,不幸去世,終年六十二歲。</p><p> 那一年,唐山大地震。朱德委員長、周總理、毛主席相繼逝世,全國人民佩帶黑紗,沉浸在悲痛之中,那那年又逢干旱,水庫、河流的水都干涸了,生產(chǎn)隊組織抗旱,但種下的水稻都顆粒無收,白天農(nóng)民的腰桿子都綁著腰帶。受唐山大地震的影響,政府強制不能住在家里,所有家庭都把床搬到曬谷場睡覺,學校也趕搭了茅屋,我們在茅屋下學著“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那年,父親是生產(chǎn)隊長,父親無暇顧及我們常常是起早貪黑地組織社員抗旱,甚至晚餐后點著汽燈等夜戰(zhàn)。有一天,小弟得了重病,叫來了赤腳醫(yī)生,醫(yī)不好,父親背著小弟送到七公里外的衛(wèi)生院治療,這天我沒有去上學,在家里等著父母和小弟回來,傍晚,只有父母回來,我遠遠就聽到母親的哭喊聲,我知道小弟走了,再也不回來和我玩了。我記得父親沒在我面前哭喊,只是拉過我,把我緊緊地抱在懷里。是誰說過的?真正的痛,是流不出眼淚的。也許父親的淚是在往肚子里面流吧。真正的痛,雖不流淚,卻是痛苦無邊的。失去親人的痛楚壓迫著我幼小的心靈,我早熟了,更加刻苦學習了。二年后,我離開了父母,走上了寄宿求學之路一一到大隊學校讀五年級。哥哥哥也在讀初二,父親為了我們兄弟能成才出志,節(jié)衣宿食,日夜辛勞。我們兄弟也談不上穿著,除冬天穿母親做的布鞋外,都是穿著舅舅做的木鞋去上學,走起路來的噠的噠地響,當在教室走動時時,同學們都投來譏笑的目光。早上出操只好光著腳做早操。每當放學開飯時,我們們兄弟都是一盆蕃薯湯,一盒蕃薯飯度過。哥哥下課早,總是回到就把蕃薯湯吃了,讓蕃薯飯給我吃,我常常偷偷哭泣。記得有一天,父親在大隊開黨員大會,每位與會者分到的兩角錢肥豬肉,父親也舍不得吃,而是送到學校給我們蒸菜。每逢舅父們來探親買來的豬肉,父母也舍不得吃。而而是煲熟后連肉帶湯叫母親騎車送到學校給我們。路上下雨了,母親的全身被雨淋濕了,但湯還是熱的。</p> <p> 在父母的省吃儉用下,通過自己的艱苦努力,我兄弟倆考上了鎮(zhèn)中學,哥哥考上了高中,我也以全鎮(zhèn)第二名的的成績考上了鎮(zhèn)中第一屆初一尖子班。當時我是多么高興啊,但父母的臉上在高興之余卻平添了幾分憂愁,這意味著家庭需要更大的開支。為了支持我們讀書,父親在沒有打工族出現(xiàn)的時候,毅然決定出去打工了。父親背井離鄉(xiāng),到了福建戰(zhàn)友的工廠打工一一那是他參軍服役的地方。從此,我與父親有了牽掛,有了書信。我每周都會給父親寫一封信,父親也每信必復,每次復信都把我的信用紅筆作了批改,連標點符號,并寄回來給我。父親常在信中叮囑我說:“出i門在外,要學會照顧自己。同學之間應該和睦相處,互相照顧。一切以學業(yè)為重,要抓緊時間”,我們寄讀的孩子們,雖然都是剛離開家不久,但在這個時侯,很多人都會知知道互相照顧的朋友情誼,從那個時候,我們似乎都在不知覺中慢慢長大了,那個時候,我們也開始一點一點明白朋友的意義了。農(nóng)村實行包產(chǎn)到戶后,父親在外打工一年又回到了家鄉(xiāng)。望著分給自己的土地,父親卻不能下田勞作,父親病了一一這病是腰椎增生,走路艱難,在堅強的母親帶領下,在舅父們的幫助下,家里的責任田順利地種下了,而且得到了好收成,債務也還清了,父親臉上露出了久違的微笑。</p><p> 后來,通過自己的努力,我考上了一所不大不小的本科大學,要離開家鄉(xiāng)到湖南讀書了。父親雖然高興,但臉上也常見愁云,但整個暑假都在東奔西走的為我讀書湊錢。到開學時,父親終于借夠了我上學的費用,幫我背著行旅,送我到了火車站臺。等到車笛響起,火車遲遲駛出站臺,我從窗外看見父親在目送著我,我的的眼睛模糊了。</p> <p class="ql-block"> 四年的大學生涯中,父親幾乎每周都堅持給我寫信。父親給我的書信中常有"見字如面"的字樣。因為想家,有時我寧愿望穿秋水,期待經(jīng)過那山高水長后悄然而至的家信,迫不及待地拆封,只為看到父親熟悉的筆跡,字里行間都充滿了父愛的筆跡。那段用筆寫信的日子,流淌過的的歲月,是是情感傾訴最華麗的語言表達方式,留給我內(nèi)心深處最為深刻的印象??吹礁赣H的“見字如面'開頭的書信就好象父親就在眼前跟我談話一樣。</p><p class="ql-block"> 忘不掉的過去,揮不去的曾經(jīng),只因融入生命,只因刻入靈魂,陰陽兩隔,隔斷了彼此的身體,卻隔不斷心心相惜;生死別離,觸動了內(nèi)心的柔軟,卻忍不住念念不忘。</p><p class="ql-block"> 父親,你在天堂過得還好嗎?</p><p class="ql-block"> 好想念你,父親,您走的太急了。我還有太多的話想對你說,還有太多的事要為你做,可你就這樣匆匆走了,幾多哀思,幾多牽掛,幾多淚水。我們雖陰陽兩隔,但心中的那份牽掛,卻永永遠遠。</p><p class="ql-block"> 淚濕潤過的文字,寫下我對父親無限的愛,和深深的歉意。淚眼朦朧中,我意識到我對父親的愛有多深,原來,父親是我內(nèi)心的片藍天,是他給了我精神上的一方沃士,逝去的只是父親的身體,父親的精神是我生命里一顆永遠不落的太陽,父親給我留下的記憶還是那么真實,他那深邃的目光,對困難難的堅忍不拔的精神,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印在我的心靈,他的精神早已經(jīng)流入了我的血脈。</p><p class="ql-block">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生活是一種義務,也是一種責任?;貞洸辉偈巧畹呢摀覍⒗^承父親所保持的的精神,不忘初心,背負著生活的使命,我仍需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