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3月16日,5萬深圳家長收到通知:"希望杯"初賽取消……</h3><h3><br /></h3><h3>看到消息時,心里很高興,心想,國家終于動真格的了。</h3><h3><br /></h3><h3>此文系2016年舊文,昨晚在空間被家長翻出來。我順便重讀了一次,覺得依然很有意義。</h3><h3><br /></h3><h3><br /></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一位媽媽問:孩子今年小升初,學習得抓緊了,我給他報了課外輔導班。他雖不太情愿,可是還是上了。但是,寫作業(yè)總不積極、拖拖拉拉的。請問,該怎么辦?面對緊張的小升初,您怎么看待?</span></h3><h3><br /></h3><h3>上不上課外輔導班,要看具體情況。如果孩子的確有需要,父母又無能為力,優(yōu)質(zhì)的課外輔導班當然可以幫到他。問題是,你報班的目的或動機是什么?是孩子學習成績真的很差嗎?還是,看到班上別的孩子報了,你覺得自己也應該報?</h3><h3><br /></h3><h3>我的看法是,如果孩子成績還行,能不上就盡量別上。除了學習,孩子還有許多其他事要做。比如玩。不會玩的孩子,人生也不會有什么意思??墒?,玩是需要時間的。這些年,我看到的情況是,凡是小時候很乖,沒有好好玩過的,長大脫離父母的管教后,都會拼命地玩。玩得不想結(jié)婚、不想生孩子!這就是補償效應。說得再通俗易懂一些就是:欠債始終要還錢!</h3><h3><br /></h3><h3>有個媽媽跟我說,他兒子很乖,從小到大沒有跟人打過架。我夸獎說,那很乖嘛!她媽媽笑著說:兒子根本沒有時間打架。因為,所有時間都用來上各種補習班了。我聽了,覺得很悲哀。</h3><h3><br /></h3><h3>對于本性好斗要強的男孩子,從小到大沒打過架,在我看來,就是遺憾。打架也是成長的一部分。就像女孩子吵架一樣。男孩子真正的成長,是在打架中獲得的。打輸了,在承受各種痛苦時,他也會反省自己。他會從中學習到,跟同學相處的正確方式;同時,也會明白,打架其實并不能解決問題。如果問題不解決,架就會繼續(xù)打下去。如果自己打贏了,把別人打傷了,他會看到,爸爸媽媽帶著禮品,低三下四地去給人家賠禮道歉。再蠻橫的孩子,也不愿看到父母低三下四求別人。所以,他會很內(nèi)疚,也會想,以后自己怎樣做,才能少給或不給父母增添麻煩。</h3><h3><br /></h3> <h3>女孩子吵架也一樣。一個女孩子,天生嘴巴利落,每次吵架都贏??墒?,她發(fā)現(xiàn),許多人都疏遠了自己。她就會很痛苦。在孩子的集體中,被孤立是件非常令人害怕的事。這意味著,你是多余的人。是否存在,根本不重要。這種情況下,她就必須反省自己的行為,檢點自己的說話方式。然后,慢慢學會理解他人。</h3><h3><br /></h3><h3>現(xiàn)在的孩子,普遍都學得太多。學得多并不是好事。有些知識,實際上沒有什么用處。就算你把整本字典都背下來了,充其量也不過是本人體字典。再好的字典,也不會天天用到。除了學習,孩子還有許多其他事要做,要玩,要發(fā)呆。如果把孩子的所有時間都安排了,他只能成為一架學習機器,而不是一個人。人是有頭腦的,是要想問題的,是要發(fā)呆的。沒有時間,如何想問題,如何發(fā)呆呢?如果連發(fā)呆的時間都沒有,更遑論做自己喜歡的事!</h3><h3><br /></h3><h3>一個孩子,悲觀點說,只要他健健康康有力氣,即便沒能從名牌大學畢業(yè),也能吃上飯。老天既然讓你生而為人,就一定不會太虧待你。沒有考上名牌大學,沒能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傷害"的只是父母的顏面。作為父母,難道我們真的忍心,因為自己的顏面,逼迫孩子走向極端嗎?</h3><h3><br /></h3><h3>許多媽媽抱怨孩子寫作業(yè)拖拉,我們想過孩子為什么拖拉嗎?除了有些原因,更多拖拉的孩子,其實就是用這種方式來對抗父母!曾經(jīng)有個七歲的孩子親口告訴我,他不能馬上把作業(yè)寫完。因為,寫完學校的作業(yè),還要寫媽媽布置的作業(yè)。孩子不傻,你折磨他,他當然要反抗。所以,當發(fā)現(xiàn),你的小孩選擇磨蹭、拖拉來對抗你,你應該感到高興。他很聰明,懂得利用沖突較小的方法來對付你,而不是直接反抗。</h3><h3><br /></h3> <h3>上述問題中的孩子,雖不愿意上補習班,卻還是聽媽媽的話上了,說明,他已經(jīng)很不錯,很給媽媽面子了。至于孩子在補習班的表現(xiàn),父母能睜一只閉一只眼,就睜一只閉一只眼吧。把孩子壓迫得太緊,孩子堅持不住,遲早會崩潰。</h3><h3><br /></h3><h3>去年,一個朋友的孩子,因為抑郁癥自殺了。去世時才15歲。到現(xiàn)在,一想到這個孩子,我還是會很難過。孩子的身心健康,需要父母時時細心呵護,而不是時時施壓。在孩子最終被壓垮之前,我們真的誰也不知道孩子的承受能力有多大。一旦孩子崩潰了,有問題了,我們再來關(guān)注、關(guān)心孩子,為時已晚,大錯已鑄。</h3><h3><br /></h3><h3>我小的時候,特別愛發(fā)呆。我家后面就是馬路,我經(jīng)常坐在馬路旁邊的楊樹下面發(fā)呆。我媽看見了就說,大馬路上那么多灰塵,有什么好看的。但是,她說歸說,并不會命令我什么。我坐在那里非常享受。看那些來來往往的汽車,看那些形形色色的行人。甚至我也看,樹葉怎么飄飄灑灑地落到地面上來,螞蟻如何馱著尋覓來的食物往前走。</h3><h3><br /></h3><h3>我很幸運。12歲的時候,心里就有一個愿望,長大后要當作家。我媽媽每個月工資只有38塊錢。但是,她會慷慨地給我5塊錢。為什么說慷慨?因為,她給外公外婆也是5塊錢。剩下的28塊才交給爸爸生活。我會用這5塊錢買書看。我從來沒有跟爸媽說,我將來想當作家。我爸媽當然也不會問,那時父母都不太管孩子。多虧他們不管。要是他們知道我想當作家,老是來關(guān)心我,什么時候能寫出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我可能就會覺得壓力太大,放棄寫作了。我到四十多歲才寫出了一點名氣,我爸媽要是盼著我出人頭地,那還不是早把頭發(fā)急白了?!雖然"成名"很晚,然而,那么多年的練習和努力并沒有白費,它大大提高了我的文字能力,幫助我成為一個合格的記者。</h3><h3><br /></h3> <h3>所以,我的心得是,對待孩子和老人,我們真的只需要兩個字:耐心。耐心等孩子成長,耐心陪老人說話。你想啊,我們現(xiàn)在當家做主,有力量了。我們說什么,老人一般是不敢反對的。因為他們沒有力氣了嘛,他們得指靠我們養(yǎng)老(精神上);孩子呢?他更不敢了,就算他心里不高興,他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反對我們。他們還指望我們養(yǎng)育他們(物質(zhì)上),怎么敢得罪我們?!</h3><h3><br /></h3><h3>如果清楚了這點,再發(fā)脾氣的時候,你就會收斂許多。你會有顧忌。你也會情不自禁地換位思考:作為孩子,你會怎么做?作為父母,你又會怎么做?世界上最厲害的一招,就是:設身處地地想問題。把自己擺進那個位置,你就知道如何做最好了。</h3><h3><br /></h3><h3>無論人還是動物,自由應該都是最寶貴的。愛孩子,就要給他自由,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們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有他的狗屎運(這句話好像是羅胖說的)!每個孩子的成長軌跡都是獨特的,不可復制的。而成功的孩子,也并非父母管出來的。甚至可以說,你孩子長大之后,之所以碌碌無為,就是你管得太多。說句得罪人的話,有些父母自己讀書沒有孩子多,道理不如孩子懂得多,甚至做人也不如孩子通達,憑什么要孩子聽你的呢?你讓孩子聽你的,難道是希望孩子將來像你一樣嗎?</h3><h3><br /></h3><h3>父母究竟應該如何管教孩子呢?把握大方向,設立好底線:只要孩子不做違法的事,不傷害他人,不傷害自己,想做什么,就盡力鼓勵他去嘗試。即便碰了個頭破血流,失敗而歸,都不要嘲諷打擊他。只有這樣,將來孩子長大了,才愿意出去闖蕩、吃苦、奮斗,才不會躲在父母的翅膀下,心安理得地啃老。</h3><h3><br /></h3> <h3>再來分享一個故事。</h3><h3><br /></h3><h3>他是我曾經(jīng)采訪過的一個哈佛畢業(yè)生。小時候,他從樓梯上摔下來,頭摔破了,在醫(yī)院里昏迷不醒。他媽媽跪著求醫(yī)生,一定要救活她的孩子。只要救活孩子,哪怕是傻子都愿意養(yǎng)他一輩子。后來,醫(yī)生真的把孩子搶救過來了。媽媽很開心,自此,對他就不再像以前一樣嚴格要求,她覺得,孩子能活著就不錯了,任由孩子自由發(fā)展。意外的是,孩子后來不僅考上了技校,還考上了大學。更難以置信的是,最后竟然還考上了哈佛商學院!畢業(yè)后,他回來了。我聞訊去采訪他。我問他考上哈佛的秘訣,他笑說,可能是,他媽媽不管他。因為不管,他才可以胡鬧,才可以不務正業(yè),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組建樂隊啊什么的。而他的哥哥,在媽媽的關(guān)注下,最后只上了一個很普通的大學。</h3><h3><br /></h3><h3>所以,我覺得,有出息的孩子真的不是管出來的。有出息的孩子,內(nèi)心都有很強大的內(nèi)在動力。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引領(lǐng)和保護他內(nèi)心最原始的向上的熱情。這一點極其重要。許多人之所以碌碌無為一生,就是內(nèi)心的熱情從來沒有被點燃過。</h3><h3><br /></h3><h3>還有一點也很重要:我們應該盡我們?nèi)康牧α浚隙?、贊賞我們的孩子。別管孩子多大。多大,他都渴望我們的肯定和支持。我們中國父母,最缺乏的,就是對自己孩子的欣賞。我們擔心孩子驕傲。這非??尚ΑK疂M才溢,我們的孩子連自信都少得可憐,哪來的驕傲??!就算驕傲,那也總比一事無成好吧!</h3><h3><br /></h3> <h3>再分享一個關(guān)于成全的故事。</h3><h3><br /></h3><h3>一個爸爸,發(fā)現(xiàn)兒子很喜歡悠悠球。每當有朋友去外國旅行、出差,就央求人家,幫他兒子買一個回來。幾年下來,兒子攢了一筐悠悠球。兒子很自豪,經(jīng)常跟同學介紹自己的悠悠球。因為悠悠球都是外國貨,說明書都是英文的,孩子看不懂,去問爸爸。爸爸也說看不懂。沒辦法,孩子只好自己一點一點地去啃。就這樣,幾年下來,英語水平竟然提高了許多,簡直歪打正著。所以你看,玩跟玩也是不同的。關(guān)鍵看父母如何引導。</h3><h3><br /></h3> <h3>再來說說小升初。我這樣認為,如果孩子有能力,當然要鼓勵孩子去報考好學校。好學校里,有許多優(yōu)秀的同學。這些優(yōu)秀的同學對孩子的影響,甚至比老師還大。如果你懂得朋友對一個人的影響,你就知道我在說什么。我對好學校的看重,只是這一點。</h3><h3><br /></h3><h3>關(guān)于成績。并不是不可以跟孩子談成績。關(guān)鍵看父母怎么想。比如,父母可以這么跟孩子談升學和成績的重要性:人生有很多轉(zhuǎn)折點,把握好了,能成就我們。在這些轉(zhuǎn)折點,真正聰明和理智的人,都不會掉以輕心。初中是一個很關(guān)鍵的時期。父母希望你能為自己努力一次。只要自己盡心了,將來就不會后悔。只要你努力,即便考得不理想,爸媽也不會覺得沒面子。還有,爸媽希望你努力學習,是希望你將來能生活得有尊嚴。這個社會是很勢利的,沒有過硬的本事,就只能干最簡單的體力活,而那些最簡單的工作,往往也是最辛苦、薪酬最低的。孩子不傻,他分得清你的話,是真誠的,還是虛偽的。如果你真心為孩子好,你就會想辦法,讓孩子聽得進去你的話。如果你是真心為孩子好,孩子也一定能聽得出,你話里的真正意思。</h3><h3><br /></h3><h3>所以,要想教育好孩子,就要在孩子身上多用心。用心就是多觀察,少說話。那位買悠悠球給孩子的爸爸,如果不是用心觀察,哪會有后來的驚喜呢?</h3><h3><br /></h3> <h3>最后,容許我嘚瑟一下:暑假去洛杉磯看女兒,女兒的朋友一見到我,就告訴我:"黃月亮跟我說,從小到大,我媽媽從沒吼過我,是這樣的嗎?"我聽了蠻開心的。孩子在背后對父母的評價,應該是最真實的。<br /></h3><h3><br /></h3><h3>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其實,我脾氣一點都不好,性子超急。我的兄弟姐妹需要經(jīng)常容忍我。可是,面對孩子,我卻非常耐心。因為我覺得,孩子很弱小,需要我保護。</h3><h3><br /></h3> <h3>杜梅微信:szdumei2014</h3><h3>加入時請注明"育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