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永遠的記憶

~*雪&蓮*~

<h3>  唐山,媽媽的故鄉(xiāng), 我和弟弟兒時記憶中的姥姥的家,小胡同,四合院,姥爺?shù)奶圃娝卧~,姥姥的蝦蟹小吃,舅舅的陪伴玩耍,姨姨的鮮亮果糖……然而,“唐山大地震”,摧毀了一切……</h3><h3> 四十二年里,媽媽懷念著故鄉(xiāng),思念著逝去的親人…… 在媽媽八十歲時,為圓媽媽的心愿,2018年春節(jié)前,與女兒圓圓陪老母親故地重游,緬懷過去,祭奠親人……</h3><div> </div><div> </div><div> </div> <h3>2018.2.13-14,我們?nèi)擞脙商鞎r間實施了計劃……</h3><h3><br></h3> <h3>這是位于唐山市中心的“唐山抗震紀念碑”(1986年建成,四根梯面形石柱如手臂承天,象征著人定勝天)。1991年,爸爸媽媽曾回唐山,瞻仰過這座紀念碑和旁邊的“地震紀念館”。</h3> <h3><font color="#010101">  打的到達位于市中心路南區(qū) 的“地震遺址公園”(2008.7初步開放)。2012年暑假,我和圓圓曾來到這里,尋找姥姥,舅舅,三姨及她兒子的碑位。以后每年清明節(jié),都代媽媽在“唐山地震遺址公園”的網(wǎng)頁上祭祀逝去的親人……</font></h3> <h3> 唐山大地震罹難者紀念墻記</h3><div> 燕山碭莽,渤海濤平,原豐土沃,河暢渠清.茲地形勝,物阜民熙。因古韻之遺風,緒文明之傳承。然天行有舛,丙辰之歲,降奇災于唐山。是時,地維崩裂,城邑頹毀,家園瞬時夷為墟土,繁盛轉(zhuǎn)目化作云煙。二十四萬鄉(xiāng)親歿于瓦礫,七千余家庭闔門罹難。悲夫,母子驟然而別,夫妻遽然而散,白發(fā)訣英年之子,幼孤失雙慈之怙,兄弟陰陽兩隔,摯愛音信杳絕.斯人類之巨殤,家國之巨痛.海內(nèi)同哀,全民共咽。</div><div> 我唐山人民臨此滅頂之災,顯慷慨英杰之本色,冒余震之危,飛石之險,匍匐互救,扶危拯絕,慷慨舍身,義薄云天.幸賴中央關懷,舉國支援,軍民攜手,同赴危艱.櫛風沐雨,重整家園.抗災之壯舉驚天地泣鬼神,,譜就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之壯舉高歌。</div> <h3>沿紀念大道,右側(cè)是唐山大地震罹難者紀念墻,左側(cè)是紀念水池 。</h3> <h3>紀念水池,可看到池中彎彎曲曲的鐵軌,這是強列地震把鐵軌翹了起來……</h3> <h3>這是池中主題雕塑,采用石材和青銅,以寫實的雕塑語言展現(xiàn)了唐山人在大災中承受的苦難,以及他們風雨同舟、砥礪重生的場景。</h3> <h3>唐山大地震罹難者紀念墻由12面墻體組成,正反兩面鐫刻著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罹難的24萬同胞的姓名。紀念墻每面高7.28米,代表7月28日,墻體距水面19.76米,代表1976年,預示著逝者與生者的時間和空間的距離,讓人永遠銘記1976年7月28日這個令唐山人悲慟的日子。</h3> <h3> 這些墻,唐山人稱之為“哭墻”,是幸存者“探親”的地方,是唐山人精神寄托的地方。一位悼念者的詩句讓旁觀者也足夠心痛,“墻上凝聚了24萬條生命,墻上幻化出24萬雙眼睛,是哀愁還是憂傷,是牽掛還是眺望……”</h3> <h3>四十二年了,我們陪著媽媽回來“探親”來了……</h3> <h3>姥姥,舅舅……</h3> <h3>三姨和她的兒子</h3> <h3>媽媽的叔伯姐姐</h3> <h3>  紀念展館位于博物館地下一層,展出照片近500幅,實物300余件,復原式景觀4組,蠟像30余尊。主要展示唐山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災難以及震后唐山人民在黨中央的關懷領導下,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全國人民支援下,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偉大壯舉。</h3> <h3><font color="#010101">簡易房</font></h3> <h3>在紀念館的大地圖上,媽媽尋找著記憶……</h3> <h3>  就是依據(jù)這張?zhí)粕浆F(xiàn)在的地圖,對舊址研究了一番,晚上圓圓通過電腦查尋到的老照片,幫助姥姥回憶,基本鎖定了關鍵的幾處,“東新街小學”“市第十一中”“荷花坑市場” ……</h3> <h3>第二天,我們開始了對四十二年前故土記憶的尋找,歷程五公里,這段路程我們?nèi)擞蓤A圓手機導航步行,……電腦圖是圓圓事后做的。</h3> <h3>我們打的先找到了媽媽曾經(jīng)就讀的小學</h3> <h3>穿越幾條街,來到姥姥家胡同口的和平路街道</h3> <h3>沿著和平路由北向南尋找,街道兩側(cè)早就不是原來的樣子了,我們只能大慨確定一下姥姥家胡同口在距南街口一百米的位置。</h3> <h3><font color="#010101">和平路的南路口,小時的記憶中這是一個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寬闊的街口,現(xiàn)在蕭條了……</font></h3> <h3>街口原來有一家小商店,小時候回姥姥家,曾幫姥姥在此打過醬油……</h3> <h3>當我們沿路向西行,驟然回首,媽媽發(fā)現(xiàn)了東方巍然屹立的“探照燈”高塔 ,她原來就在姥姥家的東面……四十二年了,依然守候在此,召喚著尋故的游子回家……</h3> <h3>真得確定無疑了,媽媽找到了自己的家……</h3> <h3>沿路向西行二百多米,就看到了弟弟記憶中的鐵路橋,“我記得老家離火車站不遠,有個橋,橋上過火車,橋中間可走人,橋下通車輛”... 應該是原來的樣子</h3> <h3>恰好一輛拉煤的貨車從橋上通過,“轟隆隆”如兒時的記憶……</h3> <h3>老火車站還在,現(xiàn)為唐山南站。我們早先聽說地震時,橫跨南北鐵路的天橋沒塌,也許當時小吧,記憶中的鐵制天橋好高好大,一定去看看……</h3> <h3>途中遇到這棵老樹,一定是地震的幸存者,不由得肅然起敬……</h3> <h3>沒看到天橋,我們看到了“友誼橋”……經(jīng)詢問,得知這就是“天橋遺址”,地震時天橋幸存,但沒能保存下來,九五年拆了,建造了現(xiàn)在的“友誼橋”,實為地下通道。</h3> <h3>繼續(xù)北上,一排醒目的“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學”的紅色字牌高懸在樓頂上。</h3><h3><br></h3> 這就是媽媽當年就讀的中學“唐山市女一中”<div><br></div> <h3>經(jīng)百度資料考證,女一中就是現(xiàn)十一中的前身,女一中之前是“培仁中學”。媽媽記憶中的學校里有這樣圓形的門……</h3> <h3>現(xiàn)第十一中校園里保留的“培仁園”</h3> <h3>我們一直沿路走到了鳳凰山腳下,媽媽上中學時往返的路徑也清晰了……</h3> <h3> 媽媽故鄉(xiāng)園夢,很順利,很圓滿,完成了心愿。媽媽說: “這次回故鄉(xiāng),達到了預想結(jié)果。非常感謝家人們。不管是在我身邊和不在我身邊,一家人都一心關心著,我非常感動。謝謝我的親人們?!?lt;/h3> <h3>再見了,記憶中的唐山! </h3><h3>再見了,涅槃重生的唐山!</h3> <h3>唐山大地震告訴人們: 敬畏自然,珍惜生命!</h3><h3>讓我們“永遠的記憶”這一切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