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徐家棚,承載我太多兒時的記憶。記得第一次到徐家棚是1955年,我六歲,隨外公外婆乘一條小木船,裝著簡單家具從金口沿長江向下游漂流80多里,記得當時在建的武漢長江大橋還沒合攏(見上圖)搬家到徐家棚,住在舅舅附近。以后每年正月初二,天剛蒙蒙亮我都會和父親一起,帶著鄉(xiāng)下的豆絲、湯圓面……從十里外的鄉(xiāng)下步行趕到金口乘武漢輪渡公司的輪船到漢口四官殿碼頭,然后步行到粵漢碼頭乘輪渡過江到武昌徐家棚碼頭,隨著擁擠下船的人流,盯著前人的腳后跟,始階而上,登上高高的碼頭,再穿過人頭攢動的橫堤二街,翻過武昌北火車站的人行天橋,拐兩彎就到車站新村(現(xiàn)在是武北村)的外婆家,這時大慨是下午一點多鐘。最后一次到外婆家是1966年10月文革時期,文革后外婆又搬回了金口,以后幾十年再也沒來過。</b></p> <h3> 2018年1月1日上午9時乘剛開通幾天的地鐵8號線來到徐家棚站,從豪華的地鐵站出來看見是一片拆遷工地,地鐵站口也被施工的圍欄層層包裹著。聽說從和平大道一直到長江邊都在拆遷范圍內(nèi),這可是我小時候生活過的地方,我趕緊拿出手機拍幾張照片,留住兒時的記憶。</h3> <h3> 從這里向西南看去,是正在崛起的積玉橋濱江板塊。綠地中心在建的武漢第一高樓摩天大樓鶴立雞群。</h3> <h3><b> 1、徐家棚街;2、徐家棚機務段;3、武北村(外婆舊居地址);4、武昌北火車站;5、橫堤二街;6、徐家棚碼頭舊址。</b></h3> <p class="ql-block"><b> 1、 徐家棚街——一條正在消失的老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徐家棚街是一條約長200米,不很寬的老街。在我記憶中,兩邊都是一兩層房子,60多年過去了,現(xiàn)在升高到三、四層。但比起東北方向的徐東和西南方向的積玉橋板塊的高樓大廈,這里顯然落伍了,甚至可以說是被遺忘的角落。</b></p><p class="ql-block"><b> 小時候這條街是方圓十幾里最熱鬧的街道,人流如織,充滿濃濃市井風味,稱為“江南漢正街”。每天早上我都會隨外公來這里過早(吃早飯),大人們泡上一壺茶,坐在四方桌旁的條凳上,一邊品茶,一邊談天說地。每每這時,外公都會給我買一根油條,讓我站在旁邊美美的吃,口干了就抱著外公的茶壺喝一口,那油條的美味和茶葉的清香至今不能忘懷。</b></p><p class="ql-block"><b> 這條街還有一家國營商店,里面有百貨也有日雜,我印象最深的是糖果柜臺,五光十色的糖紙包裹的水果糖從玻璃柜中散發(fā)出濃烈的水果糖香味,每到這時我都不愿走開?,F(xiàn)在大超市里糖果攤更大,但再也聞不到以前的香味。</b></p><p class="ql-block"><b> 晚上,這里有一家戲院鳴鑼迎客。我在這里第一次進戲院看真人演戲,記得看的是《華山救母》,那華麗的燈光布景令人嘆為觀止,特別是斧劈華山一道閃電火光的機關特效震撼全場。(當然不能與現(xiàn)在的舞臺燈光布景相比)</b></p> <h3>徐家棚街拆除就剩這幾家了,期待早日重生……</h3> <p>徐家棚街南面就剩這一棟了,上面<b>“徐家棚百貨商店”</b>的招牌應該是文革時期的,這次拆遷才重見天日。</p><p><br></p> <p> <b> 2、徐家棚機務段</b></p><p> 那時我大舅和四舅都在這個機務段工作(二舅那時在漢口江岸也是在鐵路系統(tǒng)工作)機車在這兒維修保養(yǎng),來來往往的機車及機車的汽笛聲和放蒸氣的聲音(當時是內(nèi)燃機車)整天不斷,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F(xiàn)在望著從銹跡斑斑大門下延伸出來的鐵軌,現(xiàn)在不知道還能支撐多久。</p> <p> 徐家棚機務段內(nèi)還有幾輛紅色軌道車靜靜停在生銹的鐵軌上。</p> <h3> 從徐家棚機務段向東北望去,遠處的高樓是修長江二橋從一片菜地崛起的徐東板塊,近處是原最熱鬧的徐家棚街,成了武漢市內(nèi)環(huán)最大的棚戶區(qū)。真是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h3> <h3><b> 3、武北村<br> 當時我外婆的家就在武北村,(那時門牌是車站新村)在徐家棚機務段和武昌北站之間的一片空地上。是由單位修的三排簡陋職工宿舍,平房,印象最深的是屋面蓋的不是瓦而是樹皮,墻壁也不是磚砌的。盡管這樣,對我一個從鄉(xiāng)村來的小孩依然認為很美好,很干凈,充滿好奇。在這里,我第一次看到燒飯用蜂窩煤,用上了電燈,自來水(自來水花錢從外面買了挑回)……還有一個鬧鐘,每晚聽著鬧鐘滴答滴答聲進入夢鄉(xiāng),又聽著滴答滴答聲醒來,感覺象到了另一個世界。<br> 我三舅非常聰明又愛動手制作各種工藝品的人。那時做了一個礦石收音機,在屋脊拉一根天線,用礦石檢波(當時就沒有二極管)不需電池,我趴在桌邊,用手慢慢扭動接觸礦石金屬絲,調(diào)到一個最佳點,就會從耳機中發(fā)出電臺廣播的聲音,真奇妙。這對我以后人生的職業(yè)選擇有很大影響。<br> 外婆一生勤勞、節(jié)儉、善良。記得那時在外婆家的墻上還貼著幾張社區(qū)頒發(fā)的獎狀。有一年春節(jié),外婆看我衣服單薄,花一晚上時間,用舊衣服,一針一線為我縫制一件小棉襖,樣式很好看。</b></h3> <p><b> 大舅的家就在外婆家前面十幾米的一個坡地上,是一間獨立搭建的棚戶,不很高,好像大人站著就可以摸到屋檐,大門就開在山頭一側(cè)。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門前有一顆老槐樹,枝繁葉茂像一把大傘給門前撒滿蔭涼,槐花盛開的季節(jié)一簇簇白色的小花一串挨一串掛在嫩綠的樹葉間,空氣中到處彌漫著槐花的幽香。這時我們或在樹周圍嘻鬧,或靜靜躺在樹蔭中的竹床上看那隨風搖曳的一串串槐花。</b></p> <h3> 現(xiàn)在走進武北村就像進了迷宮一樣,原來非??諘绲牡胤蕉济苊苈槁榉N滿了房子,狹窄巷子,走著走著,就無路可走了。(現(xiàn)在北面是武北村,南面是 車站新村。)</h3> <p class="ql-block"><b> 這是我在外婆家附近看到的唯一小時候看到的房子(見下圖),在武北站鐵路東,這座白墻紅瓦小洋房,屋脊呈L形,屋檐線整齊,地面是水泥地面,后面緊靠武昌北站鐵路線,頗有些早期蘇聯(lián)鐵路小站味道,與周圍樹皮蓋的鐵路職工宿舍形成鮮明對比。當時每次從這里經(jīng)過,總要回頭望望,看是什么人住這樣好的房子,印象非常深?,F(xiàn)在由于拆遷,才從雜亂的建筑包裹中扒出來,看著此景失望的情緒油然而生。</b></p> <h3> <b> 4、武昌北火車站</b></h3><h3> 武九鐵路北環(huán)線經(jīng)過這里,它的前身是1918年通車的粵漢鐵路,通過輪渡與京漢鐵路對接,距今整整一百年,這里曾經(jīng)是中國中部交通樞紐。由于武漢多座長江大橋的修建,主要列車不再經(jīng)過這里,這座車站的功能在逐漸弱化,不知哪一年車站的候車室也消失了,據(jù)說這里的鐵路和車站很快會退出歷史舞臺。</h3> <h3> 這是橫跨武昌北站的人行天橋,從徐家棚街到徐家棚碼頭坐輪船過江的必經(jīng)之路。我1955年第一次從那里經(jīng)過,風雨60多年了,鋪在橋面的面板也不知更換了多少次,這次也要謝幕了(真心希望能留下這座天橋,留下一點歷史的印記)。站在天橋上望著銹跡斑斑的鐵軌和逐漸遠去的綠皮車,似乎訴說著曾經(jīng)的輝煌。</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 5、橫堤二街</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 6、徐家棚碼頭(舊址)</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橫堤二街是一條長只有100米的街道,街面較寬,是通往徐家棚碼頭的唯一人行通道。當年從漢口粵漢碼頭到武昌徐家棚碼頭的輪渡航線每20分鐘就有一班輪船往返,可以說這里從早到晚來往的行人</font>摩肩接踵,川流不息,臨街的商鋪更是整天人頭攢動。</h3> <h3> 現(xiàn)在的橫堤二街成了一斷頭街,失去通行功能,更象一座停車場,往日的繁華不在。</h3> <h3> 徐家棚碼頭現(xiàn)在是海事處二橋海巡執(zhí)法大隊,執(zhí)法船靜靜停在那里,再也見不到昔日人聲鼎沸的喧嘩。</h3> <h3><b> 徐家棚過去因鐵路而興盛</b>(過去,這里因鐵路工業(yè)興旺,車輛廠、紡織廠、造船廠、鋼鐵廠,原本荒蕪的地區(qū)開始了城市化的進程)</h3><h3><b> 現(xiàn)在因鐵路而落伍</b>(這里鐵路功能在弱化,武昌北和徐家棚機務段的兩鐵路把徐家棚地區(qū)分割成三塊,嚴重制約本地開發(fā))</h3><h3><b> 不久的將來因鐵路退出再度繁華。</b>(這里地處武漢一環(huán)內(nèi)核心,又是濱江區(qū)域,不火都不行)</h3> <h3> 來到與徐家棚隔江相望的漢口江灘粵漢碼頭,遙看對面武昌在建的武漢第一高樓,相信在高樓左邊過不了幾年,將會崛起一片新城-----徐家棚新區(qū),建成武昌生態(tài)文化長廊,傳承百年鐵路文化,追尋百年記憶。</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請打開下面的鏈接</span></p><p><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2wuxq5m9?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咸寧高中老三屆的記憶</a></p><p><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1g36s4gl?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乘游船 下江南</a></p><p><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16jh3ayj?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文萊印象</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