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波羅地海三國游 ,感受立陶宛

培堯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乘車從拉脫維亞小城<b>包斯卡</b>出發(fā),進(jìn)入了立陶宛,前往<b>十字架山</b>參觀。</p> <p class="ql-block">拉脫維亞小城包斯卡的倫達(dá)爾宮</p> <p class="ql-block">提到<b>立陶宛</b>,許多人只知道它是前蘇聯(lián)的一個加盟共和國(包括我)。其實它的建國歷史比沙皇俄國還要早,在波蘭立陶宛聯(lián)合王國時期,一度還成為了東歐最大國家,其勢力范圍從波羅的海延伸到了黑海。后來由于國力衰退,成了前蘇聯(lián)的附庸國并最終遭到吞并當(dāng)了加盟共和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立陶宛</b>國土面積為6.53萬平方公里,略小于我國寧夏。雖說地盤不算大,但旅游景點眾多,是波羅的海三國中自然風(fēng)光最豐富的國家。自從前蘇聯(lián)獨立出來以后,這個國家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我國出境游國家當(dāng)中,這個古老的國度也逐漸的熱了起來。</p> <p class="ql-block">▽當(dāng)?shù)貙?dǎo)游小肖正向大家介紹十字架山的情況</p> 十字架山 <p class="ql-block"><b>十字架山</b>是立陶宛一處既傳奇又令人震憾的景觀,它在北部城市希奧利艾附近,駝峰形狀的山丘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十字架。據(jù)估計,目前這里有超過200萬個來自世界各地人們樹立的各式各樣十字架。</p> <p class="ql-block">十字架山<b>起源</b>的最通常解釋,是紀(jì)念19世紀(jì)那些因反抗沙俄統(tǒng)治而被殺害的人們。1795年,立陶宛被并入沙俄帝國,19世紀(jì)的兩次反俄起義都未成功,由于家人無法找到受害者的位置,他們便在這座山丘上陸續(xù)安放象征性的十字架。</p> <p class="ql-block">1918年“<b>一戰(zhàn)</b>”結(jié)束,立陶宛獲得了獨立。十字架山又成為立陶宛人為和平、為國家、為立陶宛獨立戰(zhàn)爭中失去的親人祈禱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1944~1990年期間,立陶宛被蘇聯(lián)占領(lǐng)。立陶宛人持續(xù)不斷地來到十字架山,留下十字架,有些是用于紀(jì)念那些被殺害和流放到西伯利亞的人們;有些是用以證明他們?nèi)匀恢矣谠瓉淼纳矸?、宗教信仰和傳統(tǒng),成為進(jìn)行和平抵抗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十字架山被蘇聯(lián)軍隊多次摧毀,但它很快又被恢復(fù)。介紹說,當(dāng)時人們冒著失去自由甚至生命的危險,利用夜色繞過崗哨,匍匐穿過鐵絲網(wǎng),在這里立起十字架,以表達(dá)對獨立的渴望和對祖國的熱愛。</p> <p class="ql-block">1990年,立陶宛爭取到了<b>獨立</b>?,F(xiàn)在人們?nèi)岳^續(xù)在這里放置十字架,用于紀(jì)念、慶祝和祈?!?lt;/p> <p class="ql-block">當(dāng)晚,我們住在了<b>希奧利艾</b>,城市不大,有13萬人口,聽說還是立陶宛的第四大城市。</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希奧利艾入住的<b>酒店</b></p> <p class="ql-block">酒店不大,但很溫馨 。</p> <p class="ql-block">▽ 酒店附近的這處丁字路口沒有??,但來往車輛都很有秩序地的交叉通過。</p> <p class="ql-block">▽ 這座教堂的鐘樓挺像是一枚火箭??</p> <p class="ql-block">早上,我們沿著這條道路前往首都<b>維爾紐斯</b>。</p> 維爾紐斯 <p class="ql-block"><b>維爾鈕斯</b>是立陶宛<b>首都</b>和最大城市。從13世紀(jì)開始,立陶宛<b>大公國</b>定都在這里。歷史上,它因各種政治軍事原因而曾屬于不同的國家,并不斷遭受戰(zhàn)火侵襲,但它至今仍保留著中世紀(jì)的城市規(guī)劃和布局,老城區(qū)以古香古色的建筑聞名。參觀從老城開始……</p> <p class="ql-block">維爾鈕斯<b>新城區(qū)</b>街景</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維爾紐斯大教堂</b><span style="color:rgb(1, 1, 1);">是立陶宛的國家標(biāo)志,它的所在地址原為祭祀立陶宛雷神佩爾克烏納斯的寺廟,基督教傳入該國以后,14世紀(jì)末,這里修建起了第一座木結(jié)構(gòu)的教堂。到了15世紀(jì),</span><b style="color:rgb(1, 1, 1);">維陶塔斯</b><span style="color:rgb(1, 1, 1);">大公下令重新修建了一座更雄偉的哥特式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維爾紐斯大教堂和教堂廣場</p> <p class="ql-block">維爾紐斯大教堂在歷史上有過多次改建,因而它兼具了哥特式、文藝復(fù)興式和巴洛克式的風(fēng)格。今天所看到教堂的新古典主義外觀,是在1783~1801年完成的。在教堂前面有一座57米高的<b>鐘樓</b>,17世紀(jì)以前它曾是古城堡的瞭望塔。</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山墻頂三尊雕像,中間手持十字架者為<b>圣安娜</b>,右邊是<b>圣卡錫米爾</b>,左邊是<b>圣斯塔尼斯拉夫</b>。最初為木雕像,現(xiàn)石雕像為1993年的復(fù)制品。</p> <p class="ql-block">立陶宛未獨立前,蘇聯(lián)當(dāng)局將這座大教堂改造為美術(shù)館。如今這座教堂是立陶宛的主教座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nèi)有11座禮拜堂,名氣最大的是圣卡錫米爾禮拜堂,1602年圣卡錫米爾被封為圣徒,成為了立陶宛的守護(hù)神。這座巴洛克風(fēng)格的祭壇裝飾著描繪圣人生平的濕壁畫,中央放有他的銀制畫像和石棺。</p> <p class="ql-block"><b>大教堂廣場</b>上有一座<b>格迪米納斯</b>騎士青銅雕像,他是這座城市的創(chuàng)造者和14世紀(jì)立陶宛的統(tǒng)治者?;◢弾r基座一角有只狼的浮雕,相傳大公在此狩獵時,夢見在山崗上有只嗥叫的鐵狼,認(rèn)為是吉兆,于是在狩獵地山丘上建造了城堡。<b>維爾紐斯</b>這個城市名稱是從立陶宛語“維爾卡斯”(狼)一詞而演變來的。</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廣場地面上,有一個特殊意義的<b>地標(biāo)</b>~一塊刻著有<b>stebuklas</b>(奇跡)字樣的地磚。1989年8月23日,波羅的海三國的200萬人,從<b>維爾鈕斯</b>經(jīng)過<b>里加</b>一直到<b>塔林</b>,手牽手拉成一條600公里的人鏈,呼吁國家獨立!這就是震驚當(dāng)時世界的“波羅的海之路”和平示威活動,地磚標(biāo)志是這里<b>起點</b>。</p> <p class="ql-block">▽廣場上這塊<b>腳印</b>地磚,就是當(dāng)年“波羅的海之路”人鏈最南端的第一人(一位老人站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波羅的海之路”示威活動,是希望世界關(guān)注這三個國家共同的歷史遭遇~1939年8月23日蘇德簽訂了互不侵犯秘密條約,將三國劃歸蘇聯(lián)占領(lǐng)。這次示威是要求脫離蘇聯(lián),各自獨立過程中的重要事件。</p> <p class="ql-block">示威活動6個月后,立陶宛于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告獨立,同年8月20、21日,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也陸續(xù)宣告獨立。(歷史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廣場</p> <p class="ql-block">立陶宛<b>大公爵博物館</b>在維爾紐斯大教堂的后面,它是2002年在原大公爵宮殿的遺跡上重建的。大公爵宮殿始建于15世紀(jì),曾是一座文藝復(fù)興時期的建筑,1801年在戰(zhàn)爭中成為廢墟。新建的大公爵宮殿以博物館的形式于2013年向公眾開放。</p> <p class="ql-block">宮殿的歷史遺跡</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許多房間展示了宮殿當(dāng)時的豪華裝飾品和藝術(shù)品,重現(xiàn)了立陶宛大公爵在世時的奢華風(fēng)格。這里還通過摸型和影像讓人們進(jìn)一步了解宮殿的歷史。大廳里還展示維爾紐斯城市的建筑,講述從晚期哥特式風(fēng)格到文藝復(fù)興早期巴洛克建筑風(fēng)格的演變歷程。</p> <p class="ql-block">老伴在大廳“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b>城堡山</b>在大公爵博物館后面,是一座48米高的山丘,城堡是當(dāng)年格迪米納斯大公所建,又稱格迪米納斯城堡。<b>維爾紐斯</b>是從這座城堡而逐漸發(fā)展起來的。</p> <p class="ql-block">這座城堡在歷代戰(zhàn)爭中多次被摧毀,據(jù)說當(dāng)年凡是攻下這座城市的軍隊都必定在塔樓上樹起自己的旗幟。塔樓最初為4層,1930年修復(fù)時保留了3層。如今,山丘和塔樓成為了這座城市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在城堡山的背后,還有一座比它更高的山丘~<b>三十字丘</b>,山上矗立著一座有三個十字架的紀(jì)念性建筑。這座山丘周邊樹木茂密、空氣清新,山頂為全城視野開闊的最高點,是當(dāng)?shù)厝伺郎交蚓蹠淖類壑亍?lt;/p> <p class="ql-block">在三十字丘俯瞰城堡山、大公爵宮殿和教堂塔樓</p> <p class="ql-block">維爾紐斯<b>老城區(qū)</b>面積3.6平方公里,是歐洲最大的老城之一,有近1500座建筑物分別建造于幾個世紀(jì),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建筑風(fēng)格,據(jù)說維爾鈕斯最有價值的歷史文化遺跡都集中于此。因為老城區(qū)的獨特魅力,1994年被入選<b>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b>,并認(rèn)定它為<b>全歐洲最大的巴洛克式舊城</b>。</p> <p class="ql-block">▽ <b>皮利斯街</b>是從維爾紐斯大教堂進(jìn)入老城區(qū)的主要入口。這條古街兩旁盡是15~17世紀(jì)的磚造房,當(dāng)?shù)厝藢⑦@些建筑的一層改裝成精品屋、餐館、紀(jì)念品店,是游客最喜歡流連駐足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b>總統(tǒng)府</b>是一座乳自色調(diào)的宮殿建筑群,其歷史可追溯到14世紀(jì),曾經(jīng)多次重建,現(xiàn)在的建筑是1824~1832年翻新改造的,聽說是古典俄羅斯帝國樣式。15世紀(jì)時這里是大主教的宮殿,18世紀(jì)為總督的府邸,1997年后成為立陶宛總統(tǒng)府。</p> <p class="ql-block"><b>維爾紐斯大學(xué)</b>是東歐最古老的大學(xué)之一,建立于1579年,據(jù)說比莫斯科大學(xué)還早176年。校區(qū)里有各種風(fēng)格式樣的房子,被稱為<b>建筑博物館</b>。</p> <p class="ql-block">大學(xué)校區(qū)有一座建于14世紀(jì)巴洛克風(fēng)格的圣約翰教堂,其<b>鐘樓</b>高63米,是老城區(qū)<b>最高</b>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老城區(qū)到處是彎彎曲曲鋪著鵝卵石的狹窄巷道</p> <p class="ql-block">立陶宛以盛產(chǎn)<b>琥珀</b>聞名,據(jù)說全球琥珀蘊藏量95%分布在立陶宛和加里寧格勒(俄羅斯)一帶,這里沿海地區(qū)就是著名的<b>琥珀海岸</b>。所以,維爾紐斯老城里有很多賣琥珀的店鋪,最名氣最大的還屬<b>琥珀博物館</b>。</p> <p class="ql-block"><b>琥珀博物館</b>規(guī)模不大,分為地面樓層和地下室兩部分,一樓陳列與琥珀相關(guān)的手工藝品,既展也售,地下室主要介紹琥珀的科普知識,還收集許多包覆昆蟲的珍貴琥珀,供游客欣賞。</p> <p class="ql-block">▽ 琥珀工藝品</p> <p class="ql-block">造型簡潔的米歇爾教堂</p> <p class="ql-block">圣帕克拉斯娃東正教堂 </p> <p class="ql-block"><b>維爾紐斯市政廳及廣場</b>,市政廳曾經(jīng)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后經(jīng)多次重修改建,現(xiàn)在的市政廳為1799年版的新古典主義風(fēng)格建筑。</p> <p class="ql-block">街景隨拍·路遇熟人</p> <p class="ql-block">老伴與“店長"合影 </p> <p class="ql-block"><b>圣卡錫米爾教堂</b>以圣徒卡錫米爾名子命名,建于1604~1615年,是維爾鈕斯第一座巴洛克式教堂,有巴洛克式建筑典范的譽稱。</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nèi)裝飾很漂亮,中央是大理石裝飾的祭壇。</p> <p class="ql-block">巴西利亞修道院大門,里面有一座圣三一教堂。</p> <p class="ql-block">圣特蕾莎教堂也是一座巴洛克式建筑,建于17世紀(jì),左側(cè)大門里面有東正教的圣靈教堂。</p> <p class="ql-block"><b>黎明之門</b>位于老城區(qū)南部邊緣,建于16世紀(jì),是維爾紐斯9座城門中僅存的一座,它在立陶宛有很高的知名度,是老城區(qū)必看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進(jìn)入</span><b style="color:rgb(1, 1, 1);">黎明之門</b><span style="color:rgb(1, 1, 1);">,再回首望向城門上方,會看到</span><b style="color:rgb(1, 1, 1);">圣母瑪麗亞禮拜堂</b><span style="color:rgb(1, 1, 1);">,這是天主教士于1671年在此修建的一所小教堂,又稱黎明之門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禮拜堂里有一尊<b>黑面圣母</b>,被視為神跡。1993年9月4日,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曾光臨這里,使它在天主教和東正教信徒心目中成為了祟拜的對象。</p> <p class="ql-block">▽ <b>圣安娜教堂</b>建于16世紀(jì)末,它被稱為是立陶宛晚期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這座教堂從任何角度欣賞都非常漂亮,據(jù)說當(dāng)年拿破侖曾被它的精美所吸引、贊嘆!圣安娜教堂是座紅磚結(jié)構(gòu)的建筑,光外墻就使用了33種不同形狀的紅磚,屋頂有主塔,又有若干個小捧護(hù),如眾星捧月,甚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在圣安娜教堂南邊不遠(yuǎn)處,有一個叫<b>維爾尼亞</b>的區(qū),曾是個被遺棄的舊工廠區(qū),當(dāng)初是無家可歸流浪者、然后是藝術(shù)家們的聚居地,現(xiàn)在是立陶宛著名的藝術(shù)時尚區(qū)。1997年4月1日,該區(qū)的文藝青年們宣佈成立獨立的“對岸共和國”,但迄今未獲得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承認(rèn)。</p> <p class="ql-block">“對岸共和國”的 “邊境線”標(biāo)志</p> 特拉凱城堡 <p class="ql-block"><b>特拉凱</b>是一座小鎮(zhèn),在維爾紐斯以西30公里處,這里是立陶宛著名的風(fēng)景區(qū)~<b>特拉凱歷史國家公園</b>。這片區(qū)域有冰河時期的眾多湖泊,最大的是加爾瓦湖,著名的<b>特拉凱城堡</b>就坐落在這片水域的湖心島上。</p> <p class="ql-block">特拉凱城堡是立陶宛最著名的歷史遺址之一,它的歷史可追溯到1400年,由維陶塔斯大公建造。當(dāng)初是一座防御性的堡壘,1410年的一場戰(zhàn)役,使其喪失了防御功能,改為大公爵的官邸。維陶塔斯大公在1430年去世前一直在此居住辦公,當(dāng)時的特拉凱城堡又有立陶宛行政首都之稱。</p> <p class="ql-block">▽前往湖心島城堡有兩座人行木撟</p> <p class="ql-block">特拉凱城堡由紅色磚石砌成,遠(yuǎn)觀非常漂亮。城堡面積不大,城墻十分堅厚,四角建有塔樓。后來這里曾被改成監(jiān)獄,17世紀(jì)后因坍塌被完全遺棄。</p> <p class="ql-block">▽城堡外城廣場,高建筑為城堡的內(nèi)城。</p> <p class="ql-block">▽這座木撟和里面吊撟是內(nèi)城唯一通道</p> <p class="ql-block">上世紀(jì)60年代,政府投資重建了這座城堡,恢復(fù)了當(dāng)年的面貌,成為了一座歷史博物館。城堡的展室設(shè)在了內(nèi)城,介紹了特拉凱鎮(zhèn)和城堡的歷史、歷代立陶宛大公爵的生平和肖像,還有一些的珍貴藏品。</p> <p class="ql-block">▽ 城堡的內(nèi)城</p> <p class="ql-block">中世紀(jì)騎士鎧甲</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城堡大廳里經(jīng)常舉辦一些小型音樂會 </p> <p class="ql-block">會客大廳里的大公坐椅</p> <p class="ql-block">手工彩繪玻璃窗</p> <p class="ql-block">立陶宛獨立后,將特拉凱鎮(zhèn)及周邊劃為特拉凱歷史國家公園。對于立陶宛人來說,這座曾是立陶宛古代政治中心的國家公園,不僅擁有美麗的自然風(fēng)光,而且歷史意義深遠(yuǎn),彰顯立陶宛曾經(jīng)強盛時代的榮光。</p> <p class="ql-block">湖邊餐廳 </p> <p class="ql-block">當(dāng)?shù)氐奶厣称贰箫溩?lt;/p> <p class="ql-block">俺們團隊的“全家?!?</p> 考納斯 <p class="ql-block"><b>考納斯</b>是立陶宛第二大城市,在維爾紐斯以西98公里處。在1920~1940年的戰(zhàn)爭間隔期間,它曾是立陶宛的臨時首都。我們在這座城市半天的觀光游覽,是從“自由大街”漫步開始……</p> <p class="ql-block"><b>自由大道</b>是考納斯最具風(fēng)情的一條步行街,道路中央兩側(cè)綠樹成蔭,沿途商鋪鱗次櫛比,沿途設(shè)有坐椅、雕像和綠地,是人們休閑散步的好地。</p> <p class="ql-block"><b>圣米迦勒大天使教堂</b>建于19世紀(jì)末期,是自由大道東端最為壯觀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nèi)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教堂廣場上的坐凳很干凈</p> <p class="ql-block">自由大道上的人物雕像</p> <p class="ql-block">大道上造型別致的噴泉</p> <p class="ql-block">低頭族 </p> <p class="ql-block">遛狗族</p> <p class="ql-block">自由大道的中段的<b>維陶塔斯大公</b>銅雕像,他是中世紀(jì)立陶宛最強有力的統(tǒng)治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道路兩旁的老宅</p> <p class="ql-block">有的店鋪房子仍保留著原汁原味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街頭雕像</p> <p class="ql-block">街景隨拍</p> <p class="ql-block"><b>考納斯大教堂</b>坐落在市政廳廣場東北角,建于1416年,是該城最古老的教堂。歷史上,它曾多次遭到毀壞,又多次重修改建。目前看到的教堂是保存了1800年修復(fù)后的形狀,呈現(xiàn)出更多巴洛克的風(fēng)格,教堂的窗戶仍保留15世紀(jì)早斯的哥特式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考納斯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中央拱形祭壇上,眾多雕像圍繞在耶穌兩旁,無論遠(yuǎn)觀還是近看,精美絕倫,莊嚴(yán)震撼!</p> <p class="ql-block">教堂南墻外是<b>邁羅尼斯</b>墓,他是該國一位牧師、畫家和詩人,曾被前蘇聯(lián)當(dāng)局視為激進(jìn)分子。</p> <p class="ql-block"><b>市政廳廣場</b>上的市政廳(右)和圣方濟各教堂</p> <p class="ql-block"><b>市政廳</b>建于1542年,屬于晚期巴洛克式樣的建筑。在沙俄統(tǒng)治時期,它被改為東正教教堂,1833年又作過沙皇的行宮。1970年重建后,這里成為婚禮的殿堂和陶器博物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圣方濟各天主教堂</b>也是一座巴洛克風(fēng)格的建筑,始建于1722年。在蘇聯(lián)時期,教堂曾被改成了體育館,1992年后才恢復(fù)為教堂。</p> <p class="ql-block">廣場上造型別致的飲水臺</p> <p class="ql-block">廣場旁邊的考納斯牧師神學(xué)院</p> <p class="ql-block">廣場上的<b>瓦蘭丘斯</b>雕像(1801~1875)。他是立陶宛19世紀(jì)最著名的作家、教育家、薩莫吉希亞天主教區(qū)主教。立陶宛1993年版2拉特紙幣正面使用他的頭像。這尊石雕像落成于2005年。</p> <p class="ql-block">廣場周圍環(huán)繞著15、16世紀(jì)商人們的住宅。</p> <p class="ql-block">這是該城知名度很高的一處涂鴉畫 </p> <p class="ql-block"><b>考納斯城堡</b>在尼曼河和湼亞里斯河交匯的三角地帶,建于13世紀(jì),是立陶宛最早的防御工事。介紹說,這座城堡是該國唯一有雙層墻保護(hù)的要塞,墻體厚2米,高13米,當(dāng)時應(yīng)算是很堅固的堡壘了。</p> <p class="ql-block">1362年,考納斯城堡被十字軍圍困三周后攻破,城墻被摧毀。1368年,城堡重建后,墻體結(jié)構(gòu)更加堅固,但不幸的是,護(hù)城河引入的涅亞里斯河水泛濫,城堡又毀于洪水?,F(xiàn)在城堡遺跡是從上世紀(jì)50年代陸續(xù)修復(fù)的,只恢復(fù)了一座塔樓和少部分墻體。</p> <p class="ql-block">城堡對面是建于1361年的圣喬治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為哥特式樣建筑,內(nèi)部雖顯陳舊,但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考納斯城堡遺址</p> <p class="ql-block">七天的波羅的海三國旅行結(jié)束了。下午,我們將從考納斯乘車前往<b>波蘭</b>馬祖里湖區(qū)的米科瓦伊基小鎮(zhèn),開始在波蘭境內(nèi)六天的觀光游覽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謝謝朋友們關(guān)注瀏覽 ??</b></p><p class="ql-block"><br></p><h5><br></h5><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12w9v0em?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波羅的海三國游,從塔林到里加</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