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有人說:友情如酒,經歷的歲月愈久便愈香;還有人說,友情似茶,味道淡而不濃,卻沁人心脾,令人久久難忘。讓人幸福的是:小時候,有情同手足的伙伴;長大了,有"心有靈犀"的死黨,我是二者兼而有之的幸運之人。</p> <p> 我的發(fā)小琳,幼兒園時就是和我一起穿著開襠褲,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瘋的玩伴。上小學后她不僅是我的班長,還是我的死黨。她亭亭玉立,秀麗端莊,大氣早熟,冰雪聰明,獨立睿智。一切贊美之詞用在她身上都不為過。</p><p><br></p><p> 我當時懵懵懂懂,像個小屁孩兒一樣屁顛屁顛地跟在她身后,有事都找她商量。我們經常在大人不在家的放學之后,一起做功課,然后就一起不知天高地厚地嬉笑玩鬧,摸爬滾打。當聽到大人下班回家開房門的鑰匙聲響時,我們就像耗子見了貓一樣,連跑帶顛地溜出去了。</p><p><br></p><p> 至今有保留在家中的一張發(fā)黃的照片為證,那是我們在沙發(fā)床上蹦著玩,一不小心我掉到地上,下巴磕了個大包后照的,當時我的臉兩邊都不對稱呢??。后面的那個高個子,身穿黑白相間花格衣服,短頭發(fā)右邊扎個小歪辮,高鼻梁,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的就是琳。相比之下,我比她矮了不少,那個編了兩條小辮子的是我。</p> <p> 上了中學后,我們分在不同的班,她仍是班長,而我是另一班的宣傳委員。在文革時期,男女生之間是不說一句話的。可因為她的高挑和漂亮,走在路上,遭男孩子圍追堵截,還是家常便飯。我記得,她剛上完初一就杳無音信地消失了。</p><p><br></p><p> 聽說是因她父母去了外地的五七干校,不得已,把她寄放在城里的親戚家了。我的父母也去了五七干校,當時是我一個同學的父母收留了我……之后,我們雖然在不同的地方卻有著相似的經歷:從高中畢業(yè)到上山下鄉(xiāng),從回城上學、工作到來國外打拼。</p> <p> 我在瑞典住了九年,如果不是我丈夫得到了美國一家公司聘他為科學家的位置;如果不是我們希望兒子能到美國受到更好的教育;如果不是聽說南加洲是四季常青的太陽城;如果不是……也許就不會來美國了。但一切就是這么的巧合,我們來到了洛杉磯。</p><p><br></p><p> 聽一個朋友說,琳也在洛杉磯,這真是讓我喜出望外。偌大的美國,我們居然在同一個地方,盡管我們之間還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但畢竟我們是繞了大半個地球,經歷了半個世紀才相逢的。這是老天爺冥冥之中的安排嗎?</p><p><br></p><p> 彈指之間依稀夢,不覺發(fā)小六十年。當我們相見時緊緊擁抱,相談甚歡。時光,磨平了記憶;歲月,雕刻了容顏。我們從"一年級的小豆包,一打一蹦高"驀然回首,已變成"老豆包"了。</p> <p> 俗話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之后每當逢年過節(jié),我們都聚在一起談天說地,各自訴說過去的往事。</p><p><br></p><p> 她的一段往事令人震撼:那是她在北京城里上高中時,她是學校的團支書。一個有思想的高個男孩子君暗戀她,在那個有男女界線的時代,君大膽地給她寫信,一方面寫了對時局的看法,一方面表達了愛慕之心。琳雖然早熟,但接到此信后還是六神無主。她與一女生好友商量后,決定告訴一位老師。沒想到這位她信任的老師比對了筆跡后,竟通報公安局而宣判了君入獄。這讓琳非常難過與自責。她知道這無疑毀了君的前程。君出獄后,自告奮勇地去了陜西插隊。</p><p><br></p><p> 若干年后命運之神再次讓他們相遇。君見到琳后欣喜若狂,告訴他愛人說:這就是當年他最敬仰、最愛慕的女孩子。可見琳在君的心中有著怎樣的份量啊,即使坐牢都義無反顧地愛她!我有幸在美國看到了君為琳拍的這段刻骨銘心的初戀電影。</p> <p> 琳正直,透明,自立,自強,還是我從小認識她的性格,一點兒沒變。她每天早上堅持鍛煉身體一個小時,游泳,射箭和跑步等,然后才去上班。幾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梢娝且粋€很有毅力的人。</p><p><br></p><p> 剛到美國,我對年底報稅一無所知,她主動幫我報稅并分文不取。我有什么事都愿意問她,打擾她。小到出去要穿什么衣服和買機票;大到出了車禍和理財。她都是有求必應,不厭其煩地告訴和幫助我,甚至我寫的美篇,都得到過她的點評與鼓勵。</p><p><br></p> <p> 去年,當我家遭遇變故后,琳每天晚上打電話陪我聊天,噓寒問暖,講個故事能讓我感動流淚,說個笑話又使我破涕為笑。下班有時回家的路上也打電話來,關心地問:今天都干什么了。</p><p><br></p><p> 周末,陪我去孔雀園散心,那是我和我丈夫一直想去而沒有去過的地方。我們一起靜候孔雀開屏;一起觀察鴛鴦戲水;一起呼吸新鮮空氣;一起捕捉自然美景。那千姿百態(tài)的孔雀,那五顏六色的花朵,還有那云卷云舒的天空,都讓我體味到生活的美好并留下很多珍貴的照片。</p><p><br></p><p> 當?shù)弥乙貒鴰讉€月,她"命令"我小學同班的付班長繼續(xù)她的工作就是常和我聊天,并安排小學同學聚會以分散我的注意力。聚會后,發(fā)小們紛紛加我微信,有的約我聊天,有的約我吃飯,忙得我不亦樂乎。</p><p><br></p><p> “我是琳,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在你家附近的餐廳給你定了餐,祝你生日快樂”,聽了她來的電話,讓我忍不住聲淚俱下,第一次體味到什么是感動的淚水。</p><p><br></p><p> 琳丈夫心臟不好,家里家外都是她一個人扛,可她從不開口讓我?guī)兔?。這就是我的發(fā)小和舊友,一個自強的琳。</p> <p> 說來想想也怪,我和琳性格迥異,可兩人還是好得不行。我有啥不對,她都直言相告,諄諄教誨。而我則是言聽計從,有錯必糾。我對她也是想啥說啥,從不過腦。大概一方面是家庭環(huán)境相似,一方面是發(fā)小的關系吧!好象因熟悉彼此的性格,有時一個眼神,一個面目表情,就知對方的想法。我曾問過琳此問題,她說,因為我的單純和善良,使彼此之間因能相互信任而惺惺相惜。</p><p><br></p><p> 培根說,友誼使歡樂倍增,悲痛銳減。有琳這位發(fā)小在我身邊,像姐姐一樣的關心著在國外孤獨一人的我,讓我感到既踏實又溫暖。</p><p><br></p><p> 大千世界,有誰可與我風雨同舟?蕓蕓眾生,有誰可與我相伴一程?除了家人那就是朋友!琳的愛讓我懂得:真正的友情就是一杯綿厚醇香的酒,就是一杯清香淡雅的茶。愿我們珍惜,回味,品嘗與享受這友情,直到永遠!</p> <h3>圖:網(wǎng)絡</h3><h3>文:原創(chuàng)</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