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1. 老盧的急算</h1><h3><br /></h3><h3> 俗話說,七月神鬼天,天氣說變就變。</h3><h3> 這天大清早,天氣好好的,只是有些悶熱。</h3><h3> 吃完早飯, 老盧和老陸去土地局辦事。土地局在城東北挨著郊區(qū)。乘開往遠郊的318路公交車,要乘十二站,下了車,還要走一段路才能到。</h3><h3> 他倆急急忙忙上了車,壓根兒沒想到帶雨具,連手機也忘了帶。剛坐兩站地,天就黑了下來。不一會兒,銅錢大的雨點劈劈啪啪打在車窗玻璃上,一道道閃電炸雷一個接著一個。</h3><h3> 大雨嘩嘩下了起來。車越往東走,雨下得越大。擋風玻璃上的雨刷,使勁兒的來回擺動,還是擋不住瓢潑似的水簾,剛抹去一幕,又蒙上一幕。</h3><h3> 他倆沒太往心里去,以為再走一段路,也許就不下了。繼續(xù)嘮著嗑,有說有笑的。</h3><h3> 售票員連喊兩聲:城東綜合市場到了!</h3><h3> 他倆這才趕緊往車門口走。</h3><h3> 車門一開,老陸拿著手提小布袋往頭上一頂,一個大步就跨了下去。</h3><h3> 老盧緊隨其后,這左腿都邁出去了,正要往下跨,靈機一動,把腳又收了回來。他一看,雨下得太大了。跟售票員說了聲:走吧,不下車了。售票員應聲:走!駕駛員師傅關(guān)上車門,繼續(xù)前行。</h3><h3> 老盧趕緊往車后面對著車窗喊:等著我!只見風雨中,老陸在雨棚下巳經(jīng)被澆濕了半個身子。老陸指著老盧喊著什么,也沒聽清。</h3><h3> 老盧跟售票員補了兩塊錢車票,打算坐到終點再返回來。他為自己的精明很慶幸:多花幾塊錢,買個不挨澆。但也后悔算計晚了一點,沒讓老陸也別下車。</h3><h3> 車繼續(xù)走了三站多地,雨停了。老盧趕緊下車,換乘折返車往回趕。</h3><h3> 老陸真是個大實在人,渾身濕漉漉的,老老實實坐在公交車站雨棚下,等著老盧。</h3><h3> 老陸好一頓埋怨。老盧連說帶笑一番解釋,老陸也就不好再說什么了。</h3> <h1> 2. 小慧爸爸的深算</h1><h3><br /></h3><h3> 小慧文文靜靜,穩(wěn)穩(wěn)當當,從小學習成績就很好。</h3><h3> 她從小學一年級就當學習委員,一直當?shù)綆煷螽厴I(yè)。而且,在中學、大學的學生會,她都是學習委員。這"學習委員",好像板上釘釘似的,成了她學生時代的標簽。</h3><h3> 學習委員有一項不成文的規(guī)定,就是都要當班級學習園地和校學生會黑板報的主編。小慧做事很認真。初中、高中六年,她除了負責校學生會黑板報的稿件組織、編審,還參加設計、板書。常常有同學嫌寫粉筆字又費勁、又嗆人,借故推脫,或?qū)懓虢刈恿孟铝?。她都無聲無息的自動頂替,讓每期黑板報按時和大家見面。</h3><h3> 有一次,她重感冒在家休息了好幾天,還不見好。想起黑板報該換了,堅持要去學校。她爸支持,她媽反對,擋著不讓去。</h3><h3> 她媽對小慧愛寫寫畫畫的,早就有意見。說,一個女孩子,好好唸書把學習成績搞好是正事。干嘛寫這個畫那個的,弄得臟不拉嘰的。字寫好寫差無關(guān)緊要。沒多大含金量的長處,反而自找忙煩多受累。她爸則不然。贊成小慧有什么興趣愛好往深處鉆。認為一個人有什么長處的含金量,不在于現(xiàn)在看起來有多大用處,而在于肯下多大功夫。她對女兒的板書不斷有長進,很是欣賞,常常還做些指點,給予鼓勵。他更贊成女兒為集體的事、大家的事,多吃點苦,多受點累。認為這對個人來說,并沒有什么損失。</h3><h3> 在爸爸的支持下, 小慧還是堅持去了學校。等去學校出了黑板報回來,因為又受了些涼,感冒加重了。為此,她爸媽還鬧了個不愉快。</h3><h3> 幾年下來,小慧的粉筆楷書寫得很有體、見功,有些傳神了。每期黑板報出來,都引來不少師生,在她書寫的板塊前駐足良久。"才女"的美名,也悄然在全校傳開。</h3><h3> 師大畢業(yè),小慧去一所重點中學競聘。她學的是中文專業(yè),該校聘用一名語文老師。幾輪下來,數(shù)十名應聘者只剩下最后三個人。另兩名是男生。這兩個小伙長得很帥氣,性格也很開朗。論畢業(yè)學校的名氣,比小慧就讀的師大還要響一些。</h3><h3> 從前幾輪競聘表現(xiàn)看,小慧并不占先。這兩名男生基礎知識也很扎實,而且,反映、表達,優(yōu)于小慧。</h3><h3> 最后的測試是經(jīng)過三天的備課,試講一節(jié)語文課。這兩名男生的表現(xiàn),更像是上了演講臺,有了超常的發(fā)揮。</h3><h3> 好多人都以為,這名語文老師,就在這兩名男生中二者選其一了。</h3><h3> 小慧最后走上講臺。她不慌不忙非常謙和的看了大家一眼,彬彬有禮深深躹一躬。她沒有像那兩名男生一樣,對今天特殊的聽課人有一大堆稱謂,而是含笑開口道:</h3><h3> 同學們好!現(xiàn)在開始上課。</h3><h3> 講臺下參加評審的考官、老師,還有學校的領導,有關(guān)上級領導,一聽不由得都一楞神。</h3><h3> 小慧讓大家翻開課本,講了這堂課要講的課文題目,轉(zhuǎn)身在黑板上寫下一行楷書。</h3><h3> 這一行楷書,一筆一劃像磁石一樣,吸引了所有參加聽課人的眼球。小慧再轉(zhuǎn)身時,她在這些人心目中的形象,已經(jīng)不一樣了。</h3><h3> 這一課,小慧的表現(xiàn)不算發(fā)揮超常。但也充分展現(xiàn)了她認真、穩(wěn)沉的個性,與嚴謹有序,層次分明,既能深入淺出,又能突出重點的表達風格。</h3><h3> 小慧講完課,要把黑板上的板書擦掉。幾名老師同時喊:不擦、不擦!小慧只好抱起課本和文件夾,和考官、老師們打著招呼,道別了。</h3><h3> 全部考核結(jié)束。小慧對能不能勝出,幾乎不抱希望,因為兩個對手很強大。</h3><h3> 出乎意料,最后小慧被錄用了。據(jù)內(nèi)部人士透露:導致天平向她傾斜的羽翼,是板書。</h3> <h1> 3. 小蘇的失算</h1><h3><br /></h3><h3> 小蘇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畢業(yè)后,被應聘到一家信息公司從事軟件編程與開發(fā)。</h3><h3> 這家公司待遇很好,月薪近萬元。小蘇能到這家公司上班,好多同學羨慕不已。</h3><h3> 但是,兩年下來,小蘇感到工作壓力太大。她說,誰要是想知道被魔鬼抓住了心智、操控了思緒是怎么回事,就來干這行當!</h3><h3> 權(quán)衡再三,她準備跳槽。正好,有位朋友跟她說,有家事業(yè)單位要聘人。她參加應聘,順利通過面試、筆試、答辯,被錄用。</h3><h3> 她被分配到辦公室,主要負責文檔管理工作。這對她來說,太輕松了。她跟朋友說,她這是跳出魔窟,轉(zhuǎn)為保安看大門了。</h3><h3> 這孩子少年老成,工于心計。因多年無專人負責,文檔積攢活兒很多,雜亂無章,管理無序。面對成捆成堆的文檔資料,她并不慌張,也不煩躁。每天用于整理過去文檔資料的時間,她是算計好的。她天天都翻箱倒柜??梢辉孪聛?,卻不見成捆成堆的文檔資料整理好了多少。她私下里跟別人說,過去攢下的活兒,攢了多長時間,你就干多長時間。想一下子干完,累死你!</h3><h3> 她對每天的上班時間實行模塊管理。上午前半截,收取和分發(fā)當天的文件、資料;后半截,整理、登記、歸檔。下午前半截,瀏覽報刊雜志;后半截,在電腦上看文學作品,學瑜伽、烹飪,臨下班前不到一小時,整理過去的文檔資料。她實際把每天的工作安排得相當寬松,但別人看起來并不閑著,有時甚至很忙。</h3><h3> 她對份內(nèi)份外活的界限掌握特別嚴格。辦公室是事無巨細,最忙亂的部門。從來到辦公室不多長時間,她就知道自己負責的工作比較單一,最沒什么壓力??粗k公室其他人,一天到晚忙得腳打后腦勺。她很警惕在這地方,自己千萬不要當一名救火隊員,到頭來成了一名雜工,白白受苦受累還是一個跑龍?zhí)椎?。所以,每當領導安排她干點什么別的活,她都痛痛快快接受,而最后的結(jié)果,準保讓你以后再別讓她干這活。</h3><h3> 有一次,辦公室主任讓她幫助起草一份通知,而且,具體交待了怎么寫。她馬上意識到,這寫東西的差事,千萬不能沾,沾了就甩不掉。主任要她最好當天寫好,她沒寫好。第二天,寫了好幾遍,改了好幾遍。這份通知審定發(fā)出,差點誤了事。主任深深嘆了一口氣。以后,再沒讓她寫東西。</h3><h3> 其實,對于如何處理與領導的關(guān)系,她是特用心的。比如,單位一把手要找一份文件、資料,她會以最快的速度,準確無誤找到,送到領導案頭。其他副職要找什么文件、資料,她就不那么著急了,也會熱情應承。至于部門負責人,她會說:找到了我告訴你。</h3><h3> 這家事業(yè)單位的上級管理機構(gòu),是國家某部委。</h3><h3> 一次,部辦公廳要這家事業(yè)單位選派一名助勤人員,參加一項專項活動,幫忙三個月。事業(yè)單位領導想來想去,只有小蘇能抽得出來。</h3><h3> 助勤期間,她的工作表現(xiàn),讓辦公廳領導十分滿意。辦公廳給事業(yè)單位的表揚信寫著:該同志政治素質(zhì)高,大局意識強,有很強的事業(yè)心、責任心。工作積極主動,不分份內(nèi)份外,任勞任怨,尤其講求效率和質(zhì)量?。小蘇拿著表揚信,高高興興回到辦公室。辦公室有同事看了表揚信,斜乜著小蘇:這是你嗎?</h3><h3> 第二年,辦公廳指名要事業(yè)單位繼續(xù)派小蘇幫忙一段時間。小蘇的工作表現(xiàn),得到了辦公廳領導更高的評價。</h3><h3> 一次會議期間,辦公廳領導跟事業(yè)單位領導說,你們單位小蘇很優(yōu)秀。要是有機會,我們想推薦她竟聘公務員。事業(yè)單位領導說,那好??!能為上級機構(gòu)輸送人才,是我們的榮幸!</h3><h3> 果然,沒過多久,機會來了。部國際合作司要招聘一名工作人員,辦公廳推薦小蘇參加竟聘。應聘者有近五十人。小蘇外語底子好,又有了在大機關(guān)的工作經(jīng)歷,一路過關(guān)斬將,一直沖刺到最后,大有勝卷在握之勢。</h3><h3> 竟聘的結(jié)果,小蘇落選了。竟聘中寫作這一項,要求應聘者寫一份一千字左右的工作體會。小蘇寫了一份近一千五百字,記述在辦公廳參加專項活動的流水賬。</h3> <h1> 4. 楊總的勝算</h1><h3><br /></h3><h3> 大李鐵道學院鐵路信號專業(yè)畢業(yè)。在鐵路電務段實習后,工作去向有兩個:一是到段調(diào)度室當調(diào)度員,二是去施工現(xiàn)場當技術(shù)員。</h3><h3> 兩種選擇,在家人、親友中形成了兩種意見。贊成留在段機關(guān)調(diào)度室當調(diào)度員的占多數(shù),特別是女朋友和準岳父岳母,極力主張留在機關(guān)。理由很簡單:在機關(guān)生活安定,工作輕松自在;去施工現(xiàn)場常年奔波在外,要吃大苦、耐大勞,不知道熬到什么時候,才能調(diào)到機關(guān)。大李的家,就住在離段機關(guān)不遠處。</h3><h3> 行外人不知道,鐵路施工單位的底層與一線人員,要是能在駐城里的管理機關(guān)謀一份工作,等同于山里、農(nóng)村的農(nóng)民弟兄,在城里安一個家,一樣不易和具有誘惑力。</h3><h3> 大李在大學是全校的三好生。學習成績優(yōu)秀。他對鐵路信號專業(yè)也很熱愛。面對親友對自己工作選擇的不同意見,尤其是女朋友一再要他拿定主意,留機關(guān)。他很困惑,甚至很痛苦。因為他不想舍棄四年學習的專業(yè),去調(diào)度室當一名張張羅羅的調(diào)度員。很清楚這類似信息員、傳令兵的工作,不需要讀大本。</h3><h3> 大李是鐵路子弟。他有個跟他爸爸很要好的楊叔,是老鄉(xiāng),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的老大學生,學的也是鐵路信號專業(yè),任電務段總工程師。楊總在全段信號專業(yè)和施工組織管理方面,穩(wěn)坐第一把交椅,很受領導器重和職工尊重。</h3><h3> 楊總很喜歡大李。大李把楊總看得比親叔叔還親。一天晩上,大李特地跑到楊總家,向楊總傾訴了自己的想法和為難處境,請幫助拿主意。</h3><h3> 楊總沒跟他多說什么。只是語氣很重,幾乎是一字一頓,說了這么幾句話:這是你的重要人生抉擇!你想當雞,就去段調(diào)度室;想當鷹,就去施工現(xiàn)場。</h3><h3> 從楊總家出來,大李如醍醐灌頂。覺得風吹在臉上爽爽的;東升滿輪月亮,好像專為自己照亮了夜空,照清了腳下的路。</h3><h3> 大李說服家人。備了一份厚禮,硬著頭皮去準岳父岳母家陳述了一番道理,終于征得準岳父岳母和女朋友的同意,去了施工一線。</h3><h3> 在施工現(xiàn)場,大李經(jīng)歷和遭遇了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h3><h3> 鐵路施工一線信號技術(shù)和作業(yè)人員,住帳篷,守站場,同吃住,同勞動,成年沒幾天和家人團聚的日子。施工特點突擊性強,流動性也很強。</h3><h3> 新線施工,剛蓋起來的站房,墻面、地面還是潮濕的,就要住進去像蹲班房似的,睡地鋪、支鍋臺。到空曠冷清的沿線施工,大清早出去,天黑了才回到住地。既有線施工,特別是要點"開天窗施工",車來車往,承擔著巨大的安全風險,爭分奪秒,其緊張程度,絲毫不亞于打仗占高地、奪關(guān)口。</h3><h3> 盛夏酷暑,冒著六十多度的地表溫度,在鐵軌上能煎熟雞蛋的站場和線路間,掐日計時地安裝設備。"三九"嚴寒,在零下十多度的大冷天,用柴火烘開被冰雪凍結(jié)的電纜線,蹲在半人深的土坑內(nèi),不一會兒就要呵兩口熱氣,搓一搓雙手,給電纜盒接線。寒風刮著沙土,灌滿了脖領。</h3><h3> 大站或大型編組場施工,信號樓有兩三層,站場道岔有幾十組、上百組。敲定工期,日以繼夜一干就是幾個月。聯(lián)鎖試驗和開通的時候,幾天幾夜不睡覺。信號室像衛(wèi)星發(fā)射控制室,那樣讓人繃緊神經(jīng),那般神奇。小站施工,也許三五天就要干完一個站。帶著行李和施工器具,急行軍兼拔據(jù)點式的,一月要干五六個站,馳行近百公里。</h3><h3> 一次,大李?著草窩敷設電纜,差點被蛇咬了。一年冬天的一天晚上。他在帳篷里把沒吃完的飯放在工具箱上,就睡著了。第二天清早,發(fā)現(xiàn)剩飯被老鼠吃得干干凈凈。</h3><h3> 在施工現(xiàn)場,大李摸爬滾打整整干了五年。他的婚禮,是在一個山溝小站的食堂舉行的。后來,調(diào)到機關(guān),先后在段、處、局,任信號專業(yè)技術(shù)主管、施工科長、總工程師、施工處長等職。</h3><h3> 退休后,他一直被鐵路單位高薪返聘。快七十歲了,還被一家地鐵公司聘為技術(shù)總監(jiān)。</h3><h3><br /></h3><h3> (圖片均來自網(wǎng)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