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作者 /聶興浩 個別圖片網(wǎng)絡(lu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號173220495</b></p> <p class="ql-block">7月9日晚回到故鄉(xiāng)吉林三哥家,此行主要目的是參加三嫂80大壽的生日宴。另外闊別老家14年,雖然父母雙親早已故去,但是還有哥哥嫂子、姐姐們和其他親人,應(yīng)該團聚,共敘親情。</p> <p class="ql-block">曾記得第一次到吉林市還是1980年回家探親,在站前旅館住了一晚,第二天乘火車到達舒蘭,對吉林市印象較淡,這次回老家和親人們一起去吉林北山公園游覽看看,意義深遠,因為我們同輩的七人難得聚在一起逛公園。</p> <p class="ql-block">吉林市北山公園位于城區(qū)腹地,地處長白山向松遼平原過渡地帶。原名九龍山,被稱為“龍興之地”,1682年康熙東巡后改名北山,1924年始建北山公園,1998年辟建為吉林北山旅游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2003年更名為吉林北山風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吉林市北山公園占地135公頃,山體由燕山期花崗巖組成,屬低山地貌,海拔高度196-270.7m,相對高差約75m。</p><p class="ql-block">屬于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風,夏季溫熱多雨,秋季涼爽多晴,冬季寒冷漫長。</p> <p class="ql-block">北山有湖三片,東為劃船湖,西為靜水湖,臨門為荷花湖,夏季荷花盛開,花香四溢。</p><p class="ql-block">九龍飛瀑:是依據(jù)九龍山文化傳說而建,落成于1999年,高37米,寬28米,是東北地區(qū)最大的人工仿生瀑布。</p> <p class="ql-block"><b>古寺廟群:</b></p><p class="ql-block">包括關(guān)帝廟、藥王廟、玉皇閣等。關(guān)帝廟始建于康熙四十年,正殿供奉關(guān)羽,乾隆皇帝曾親題匾額;藥王廟建于乾隆三年,主祀孫思邈及歷代名醫(yī);玉皇閣建于乾隆年間,供奉玉皇大帝,是東北地區(qū)重要的道教場所。</p> <p class="ql-block">攬轡橋:建于1932年,為單曲花崗巖石砌拱橋,長30米、寬5米、高15.7米,溥儀賜名。</p><p class="ql-block">革命烈士紀念塔:位于北山的西北側(cè),始建于1956年,塔高30米,全部用花崗巖砌成,塔基1米高的平面為五角星形狀的平臺。</p> <p class="ql-block"><b>帝王蹤跡百米文化墻:</b></p><p class="ql-block">始建于2004年,是為紀念北山公園建園80周年而建,由花崗巖建造,全長近百米,鐫刻著清代康熙、乾隆東巡等留下的題詩和匾額。</p> <p class="ql-block"><b>民俗文化:</b>北山廟會是吉林市最具代表性的傳統(tǒng)民俗之一,每年四月初就開始舉辦多場廟會,包括四月初八的佛誕節(jié)、四月十八的娘娘廟會、四月二十八的藥王廟會,以山上的關(guān)帝廟、玉皇閣、藥王廟等廟宇為中心展開,屆時馬戲、雜技、歌舞、秧歌等各種表演精彩紛呈,土特產(chǎn)品、風味小吃琳瑯滿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由于近日天氣炎熱,哥哥姐姐們年紀大了,游覽一會就坐在樹下乘涼休息。我和四哥登上關(guān)帝廟參觀一會,廟宇看過很多,基本雷同,沒有更多興趣。</p><p class="ql-block">道是金色九龍門風格獨特,九龍飛瀑氣勢磅礴。</p><p class="ql-block">荷花湖畔歌聲嘹亮,年輕小伙正開抖音直播,蹦蹦跳跳語言幽默。</p><p class="ql-block">荷葉田田,荷花亭亭,宛如仙子凌波微步,清新脫俗。賦詩一首;</p><p class="ql-block">北國江城六月中,風光似與西湖同。</p><p class="ql-block">“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告別北山公園,打車返回家中。</p><p class="ql-block">江風不見微涼,老家過于熱情。</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3日 于吉林省榆樹市謝家鄉(xiāng)老姐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