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四個半小時,從川主寺跑到桃坪羌寨。海拔從2987下降到1500米,人喘氣還是舒服多了。213國道路面不錯,特別落石區(qū)都有戴著紅袖箝,手拿紅綠小旗的人值守,讓開車的司機安心不少。但是,路面僅兩車道,坡多彎多。一輛大車跑不動,后面能壓一里長的車流。所以,導(dǎo)航說限速七十,請不要超速。在我耳里這就是個冷笑話。哈哈!</p><p class="ql-block"> 今天難得,午飯后瞇了一覺。因為海拔低,氣溫就高。一個古老羌寨,雖說存在兩千多年了,但終歸是個村寨,沒多大地方。雖說我們慕名而來,也就是掛個眼科、不是做學(xué)問。犯不上頂著烈日在羌寨的“迷宮”里轉(zhuǎn)圈圈。</p><p class="ql-block"> 羌寨玩什么?古趣。據(jù)記載,羌族先民為躲避戰(zhàn)亂,從陜西、甘肅、青海交界處南遷到岷江上游,于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寨。所以他們都是漢姓。姓楊、姓周、姓王…他們自稱是炎帝后裔,以羊為圖騰,以白色為尊貴吉祥。所以高大建筑上必掛羊頭骨,碉樓四角必安白石。我仔細觀察了,長相語言和我們漢族沒什么區(qū)別。哈哈,再申明一次,這只是我的感覺,我只是草民一枚哈!</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去尋覓它的古,只能從建筑上去找了。據(jù)說羌寨里最高的碉樓(羌王樓)已存在千年以上,我爬了一下,上下有七層,就是石頭和黃泥壘砌,棱角分明,穩(wěn)固如山。二00八年地震也沒撼動它分毫,要知道它離汶川縣城只有17公里呀!還有就是它的滄桑。從哪兒看?迷宮般的布局:老寨里的通道像蜘蛛網(wǎng),寬窄不一,很多岔路連當?shù)厝硕伎赡茏邥?。留意觀察腳下的石板路,有些刻著符號,可能是指路或排水的標記,順著走能發(fā)現(xiàn)隱藏的小角落。村寨里家家戶戶都有隱藏的給排水通道,村寨里還有各種的暗巷、窄巷…正是這些東西護佑他們躲避戰(zhàn)亂兵匪,綿延至今。</p><p class="ql-block"> 去年我自駕219國道,路上看到過很多羌人的碉樓或荒廢在山間,或頹垣在路旁。所以桃坪羌寨是唯一保存完整,延續(xù)兩千多年古老羌寨。古不可言!</p><p class="ql-block"> 傍晚,我坐在小酒館門前的柳樹下等著上菜。周圍青山環(huán)繞,天上夕陽烘云,正想感概,看到不遠處有塊屏風(fēng)石,走近細瞧,上面刻有羌學(xué)研究院院長張善云的《桃坪賦》。其中有幾句我深有同感,轉(zhuǎn)錄下來:“老屋似夢,炊煙如詩,圍著火塘?xí)筹嬤凭?;小溪如歌,星月似畫,沐浴星光狂舞獅龍。覽文物于家庭博物館,探奧秘于釋比唱經(jīng)中。桃坪,無石不藏古,無房不藏古,無碉不藏古,好一個生生不息的稀世東方古堡,珍藏著無數(shù)天機。桃坪,無處不歌舞,無事不歌舞,無人不歌舞,好一個欣欣向榮的原始西羌古寨,流淌出無限情懷?!比思沂窃洪L,概括得比我深刻而且全面,我還感概個毛線,轉(zhuǎn)回身,喝酒去嘍!</p><p class="ql-block"> 蜀道難行不虛傳,西蜀羌寨古意綿。</p><p class="ql-block"> 臘肉咂酒得我意,漫天星斗伴我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