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莫安臨文章]炮彈化身校鐘——紅色基因百年老校亭子小學的故事

莫級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炮彈化身校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紅色基因百年老校亭子小學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作者:莫安臨(開國中將莫文驊之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6月中旬的一天,我站在南寧江南區(qū)亭子小學校史館內(nèi), 呈現(xiàn)在我眼前的是一枚銹跡斑斑的大口徑炮彈。玻璃柜中的炮彈,無聲無語,看似平靜,其實在訴說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一旁站立著區(qū)教育局的領導和小學部分師生,廣西莫氏宗親的多位代表,也齊聚學校。</p><p class="ql-block"> 75年前的11月,被當成校鐘的炮彈被鐵棒敲響,重金屬沉穩(wěn)而響亮的撞擊聲,沖出了寂靜的校園,在亭子碼頭周邊聲聲回響。</p><p class="ql-block"> 回蕩于邕江之南的鐘聲,宣告亭子小學師生從此告別生離死別的戰(zhàn)亂,迎來充滿希望的明天。當時的敲鐘人并不是學校聘任的工友,而是我的父親莫文驊。</p> <p class="ql-block">亭子小學始建于1915年 ,1950年由莫文驊將軍籌款重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親莫文驊,出生在南寧亭子村,早年投身革命,浴血奮戰(zhàn)20載。當時父親任廣西省委副書記、軍區(qū)副政委、南寧市委書記兼市長。</p><p class="ql-block"> 1929年,19歲的紅七軍軍部參謀莫文驊,參加了百色起義,隨隊穿越五省,轉(zhuǎn)戰(zhàn)7千里打到江西。與中央紅軍一起,歷經(jīng)3次蘇區(qū)反圍剿戰(zhàn)斗,然后加入了紅軍干部團,長途跋涉,一路征戰(zhàn)二萬五千里到達延安。</p><p class="ql-block"> 在抗大和八路軍留守兵團,父親參與培養(yǎng)了上萬名抗大學員,與留守兵團8個主力團一起,頑強抗擊來犯的日偽軍,保證了黨中央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左五:莫安臨宗親</p><p class="ql-block">莫級宏攝于2025年6月14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東北戰(zhàn)場上,父親與司令員吳克華一起率領四縱守備塔山,以官兵的血肉之軀,抵擋了蔣介石領銜的三軍聯(lián)合進攻。在無險可守的平緩坡地上創(chuàng)造了國內(nèi)戰(zhàn)爭史上堪稱奇跡的阻擊戰(zhàn)。</p><p class="ql-block"> 帶著塔山阻擊戰(zhàn)的榮譽,高舉《塔山英雄團》、《白臺山英雄團》等軍旗,四縱先遣入關,鏖戰(zhàn)3個月,接管北平。</p><p class="ql-block"> 在北平奮戰(zhàn)2個多月,剛剛恢復了古都的正常秩序,身體疲憊、斗志昂揚的41軍(原四縱)揮師南下。北平市民聞訊自發(fā)夾道歡送,贈送錦旗《秋毫無犯 仁義之師》。</p> <p class="ql-block">  父親調(diào)任13兵團政委,39歲的兵團政委率領38軍等3個野戰(zhàn)軍進軍廣西。短短39天,解放大軍風卷殘云般解放廣西全境,將勝利的旗幟插到了《鎮(zhèn)南關》。是役,消滅蔣軍17余萬人,其中俘獲15.7萬。</p><p class="ql-block"> 時隔20年,7千余名紅七軍官兵,僅剩幾十人生還。</p> <p class="ql-block">  在廣西期間,父親輔佐張云逸,直接管理省內(nèi)各種軍政要務,在以不足兵力加緊剿匪的同時,父親極度關注民生。</p><p class="ql-block"> 為解決民生困境,父親在軍區(qū)多次討論統(tǒng)一思想,用節(jié)約出的部隊資金支援地方政府恢復自來水廠、電廠、糖廠運營。</p><p class="ql-block"> 部隊提供了部分資金協(xié)助地方政府興修水利,使南寧擁有了旱澇保收的水澆地。</p><p class="ql-block"> 親自帶隊乘木船視察北海、欽州,為廣西謀得出??凇?lt;/p><p class="ql-block"> 以個人名義直接上書毛主席,獲批后修復了廣西鐵路。</p> <p class="ql-block">  與此同時,父親也沒有忘記教育。他看到江南區(qū)沒有小學,孩子們要上學必須乘坐渡船去市區(qū)學校。要建學校,苦于沒有資金。父親多方努力,從軍費中籌集了2萬大洋,作為建校經(jīng)費。</p><p class="ql-block">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莫家老六莫文驊與老七莫文騏(時任民政局副科長)共同勘察選定校址。驊者,赤色的駿馬,注定了父親要在血雨腥風的革命征途上一路征戰(zhàn);騏者,青黑色的駿馬,七叔在筆墨紙硯的教育領域中奮斗終生。兩匹駿馬一起奔騰,既有激情,又有速度,很快就選定了校址。</p> <p class="ql-block">  學校建設提前啟動,父親對校門的設計提出了獨特要求,希望校門設計彰顯亭子地名特色。</p><p class="ql-block"> 經(jīng)父親首肯的小學校門涼亭式建筑,成為學校以及亭子村最具辨識度的符號。</p><p class="ql-block"> 學校建成時,父親參加了落成典禮,手握鐵棒敲響了充當校鐘的炮彈。</p><p class="ql-block"> 七叔莫文騏后來擔任了亭子小學校長,并為學校的發(fā)展和建設貢獻了一生。</p> <p class="ql-block">  1991年,不忘家鄉(xiāng)的父親謝絕了自治區(qū)領導要贈送的禮金,將30件價值不菲的文物書畫捐贈給了廣西博物館。這些收藏品大部分選購于百年老店榮寶齋。其購買的資金則來源于家庭的節(jié)衣縮食。</p><p class="ql-block"> 1993年父親又向南寧博物館捐獻了10件名人書畫。他明白,這也許是他對家鄉(xiāng)的最后奉獻。</p><p class="ql-block"> 1997年,87歲的父親再一次回到家鄉(xiāng),在亭子小學,他面對歡迎的師生,鼓勵孩子們要面向全國,沖向世界。這也是父親對家鄉(xiāng)孩子們最后的囑托。</p> <p class="ql-block">  2000年,90歲的父親因病離世,廣西黨委、政府領導親赴北京,專程慰問,并帶去了3萬元撫恤金。這是一生節(jié)儉的母親楊楓從未見過的巨款。在征得子女同意后,母親將撫恤金全部捐獻給了亭子小學,以告慰父親在天之靈。</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亭子小學看到了可愛的孩子們:個個神采飛揚,自信滿滿。其精神面貌、身高顏值、智商才藝,明顯超過前輩。他們在《文華廊》前的藝術展示,體現(xiàn)了新生一代超越時空的理想與憧憬。</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亭子小學看到了風華正茂的年輕教師:人人意氣風發(fā),躊躇滿志。他們在《將軍亭》前的入黨誓言,標志著教育群體未來可期,革命事業(yè)后繼有人。</p> <p class="ql-block">  炮彈變身的校鐘已不再敲響,取代它的是現(xiàn)代化的鈴聲。感恩于幾代人前仆后繼的犧牲,強大的祖國使我們能夠享有幾十年的和平生活。但是世界的炮火卻從未平息。延續(xù)數(shù)年的俄烏戰(zhàn)火,經(jīng)久不息的中東沖突,導彈和炸彈的爆炸奪取了無數(shù)孩子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孩子們現(xiàn)在生活在令世人艷羨的幸福生活中,但是他們將來要應對的是從未出現(xiàn)、充滿變數(shù)、不可預知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社會的前進,就像速度滑冰的接力賽,前行者要給接力者盡力一推,以便繼續(xù)領先或超越。其過程可能永無休止,代代相傳。我們要奮力拼搏,助力孩子們擁有領先優(yōu)勢,沖上激烈競爭的國際賽道。</p><p class="ql-block"> 為了家鄉(xiāng)的孩子們,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承繼前輩忘我奉獻,永不褪色的革命理想,為學校的建設發(fā)展匯集資源,貢獻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2日寫于南寧</p> <p class="ql-block">莫安臨宗親(右)與本集美篇編輯莫級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