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翰墨書紅心,丹青頌黨情。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4周年,沈陽墨海書畫藝術研究會、沈陽墨緣書畫院聯(lián)合遼寧觀陵山福壽園集團舉行了隆重的紀念活動,以國教與書畫筆會形式共同向黨建“七一”生日獻禮!</p><p class="ql-block">注:因美篇普通美友篇幅僅限100張照片及普通模板編排,不周之處請理解??????</p> <p class="ql-block">攝影攝像/田秀榮、王世地等</p><p class="ql-block">撰稿/編輯制作/王建華</p><p class="ql-block"> 6月27日,清晨的絲絲細雨趕走沈城酷熱,細雨微涼,沈陽墨海書畫藝術研究會、沈陽墨緣書畫院的20余位書畫藝術家,伴隨著歡歌笑語踏上了紅色傳承之旅,驅車前往遼寧觀陵山福壽園國教基地,與企業(yè)員工齊聚一堂。共同舉辦一場主題為"翰墨書紅心、丹青頌黨情"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書畫筆會暨中國人民世界反法西斯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紅色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這不僅是一次普通的書畫家筆會,更是一場追尋紅色記憶、感受愛國情懷與藝術傳承、喜迎黨建104周年紀念的深度之旅。</p> <p class="ql-block"> 遼寧觀陵山福壽園集團副總經(jīng)理江俊才、總經(jīng)理助理張佳瑜、副總經(jīng)理助理王剛、遼寧省老齡委高敏部長以及沈陽墨緣書畫院院長趙麗華、顧問閆劍君、副院長王文學、副院長王淑文、沈陽墨海書畫藝術研究會會長王建華,以及王建華的老戰(zhàn)友、特邀嘉賓原省公安廳警官高老師、劉老師等領導出席活動。</p> <p class="ql-block"> 書畫家們來到觀陵山國教基地,在展館門前合影留念記錄這難忘永恒瞬間。微微細雨中,大家的笑容卻格外陽光,仿佛在用最真摯的方式,去探尋這位歷史人物百年之謎。背景墻上“張學良百年人生展”的字樣,也成為我們此行最鮮明的印記。</p><p class="ql-block"> 走進張學良百年人生展及遼沈名人紀念展館,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實物展品,將少帥張學良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從“東北易幟”到“西安事變”,他的選擇深刻影響了中國近代史的走向。駐足聆聽,仿佛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風云變幻。</p> <p class="ql-block">? 張學良百年人生展館總建筑面積6000余平方米,展陳面積2900余平方米。參觀瀏覽中解說員介紹到:張學良文化園綜合體項目其中包括張學良百年人生展、張學良故居等5項旅游內容。主體為“千古功臣—張學良百年人生展”。展覽由“關東驕子 戎馬倥傯”“九年執(zhí)政 三改歷史”“半世幽禁 義無反顧”“移居美國,鄉(xiāng)情依舊”“終歸故土,愿望實現(xiàn)”五部分構成,分別以實物、資料、圖片和情景再現(xiàn)等,全面展示了張學良將軍精彩而壯觀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這張紅色背景的展板上列出了“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名單。字體醒目,內容詳盡,每一位英雄的名字背后,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值得我們永遠銘記。</p> <p class="ql-block">? 探尋張學良文化園,還原一個真實的少帥,解密他鮮為人知的幽禁歲月,全面展示張學良將軍百年傳奇人生,更有張家后人捐贈的從未公開的遺物和照片供參觀瀏覽。</p> <p class="ql-block"> 在展館內部,歷史圖片與詳盡的文字介紹鋪陳開來,書畫家們認真聆聽講解,神情專注。每一段文字、每一張照片,都仿佛在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讓人不自覺地沉浸其中,感受那段崢嶸歲月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在一幅歷史圖片前,仔細端詳,低聲討論。圖中標注的戰(zhàn)役路線、時間節(jié)點,仿佛將人們帶回了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歷史不是冷冰冰的數(shù)字,而是一代代人用熱血與信仰書寫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愛國主義教育座談會由觀陵山福壽園副總經(jīng)理助理王剛主持,觀陵山福壽園副總經(jīng)理江俊才致辭,給予此次活動的深遠意義做出了充分肯定與高度評價。墨緣書畫院趙麗華院長的講話:就觀陵山福壽園給予活動平臺搭建、支持與精心籌備表示感謝,對書畫家筆會與企業(yè)品牌文化的融合發(fā)展、國教與傳統(tǒng)文化的結合、弘揚、傳承做了簡要闡述。字字句句激蕩人心,喚起了人們對紅色精神的深刻共鳴。</p> <p class="ql-block"> 隨后,主持人宣布紀念活動筆會開始,由原遼寧省公安廳高書記開筆書寫"大美觀陵山、人生后花園"將活動推向高潮,現(xiàn)場洋溢著濃厚的文化氣息。筆墨飛舞間,一幅幅作品躍然紙上,仿佛將紅色記憶與藝術之美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的書畫筆會活動現(xiàn)場,背景屏幕上“翰墨書紅心 丹青頌黨情”的字樣格外醒目,書法與繪畫交織,紅色精神在筆墨中流淌。</p> <p class="ql-block"> 在黨建主題墻前,書畫家手持一幅國畫合影留念。紅色黨徽與標語在背景中熠熠生輝,她們的笑容中透著堅定與自豪。這不僅是一次藝術的表達,更是一次信仰的傳承。</p> <p class="ql-block"> 隨后,大家來到“黨的光輝歷程”主題展示牌,仿佛步入了一段濃縮的黨史長廊。展牌兩側,不同歷史時期的年份與圖片依次排開,從1921年建黨到新中國成立,再到改革開放,每一步都凝聚著無數(shù)先烈的犧牲與奮斗。大家再次合影,齊齊比出“??”贊的手勢,心中滿是對黨和國家的敬仰與自豪。</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大家前往少帥陵與中華抗戰(zhàn)五十年紀念園參觀紅色教育基地中華抗戰(zhàn)50年紀念園。在“9·3”紀念墻前,背景中“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的橫幅格外醒目,綠樹與山丘環(huán)繞,莊重而肅穆的氛圍中,銘記歷史,緬懷英烈,心中涌起無限敬意,仿佛能聽見那段歷史的回響,看見無數(shù)先烈為國捐軀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組織黨員在紅色入黨誓詞牌前舉手莊嚴宣誓,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傳承黨的豐功偉績發(fā)揮黨員書畫家肩負的歷史責任。那一刻,信仰的力量在每個人心中升騰。不僅重溫了誓言,更堅定了信仰與初心。</p> <p class="ql-block"> 雨絲漸密,大家撐起雨傘,走進“少帥陵”。少帥陵靜謐肅穆,仿佛在默默訴說著張學良將軍的傳奇一生。</p> <p class="ql-block"> 書畫家從參觀張學良百年人生展、領略企業(yè)紅色文化傳承、觸摸那些久遠的歷史痕跡,到重溫入黨誓詞,以此開啟了企業(yè)品牌紅色文化與傳統(tǒng)書畫文化的交匯融合,共同探尋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力量,探討文化與品牌之間的奇妙交融,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企業(yè)品牌建設注入新動能。</p> <p class="ql-block"> 這場由沈陽墨海書畫藝術研究會會長王建華領銜與遼寧省老齡委高敏部長、觀陵山福壽園王剛助理共同策劃籌備、沈陽墨緣書畫院院長趙麗華、顧問閆劍君精心組織的國教基地紅色教育及迎接建黨104百年筆會活動圓滿成功,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寧靜,體驗到了紅色教育傳承弘揚的深遠意義。這次旅程不僅是人放松身心,也讓大家更加珍惜生活中的一切。相信:國教、迎七一黨建、書畫筆會及美景活動的圓滿成功將會成為人們美好回憶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這場活動,既有筆墨書香的熏陶,也有自然風光的洗禮。使人感到最美的風景,不只是眼前的場景互動以及花海與遠山,更是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交流與共同回憶?;顒訄A滿成功大家踏上歸途時,心中滿是不舍與感恩。</p> <p class="ql-block">遼寧觀陵山福壽園國際集團遼寧觀陵山藝術園林公墓坐落于蒲河源頭,沈陽、鐵嶺、撫順交界處橫道河子鎮(zhèn)上石碑村,古稱“鳳鳴三郭”之地。園林占地3500余畝,風光秀麗遼闊無垠。遼寧觀陵山藝術園林系省民政廳批準經(jīng)營性公墓,是福壽園國際集團(中國殯葬服務業(yè)發(fā)展何變革的推動者、參與者,上市公司,01448.HK)企業(yè)成員。</p><p class="ql-block"> 園區(qū)擁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華抗戰(zhàn)五十年紀念園、張學良百年人生展、少帥陵、須彌閣、蒲源關帝廟、千畝花海等著名景點及景觀。春來鳥語花香,夏至萬花竟嬌,秋日紅葉滿目,冬季堆銀掛玉。四時之景,異彩紛呈。園內長眠著許多社會各界著名人士何革命先烈,這些寶貴的人文資源,濃縮了遼沈地區(qū)近現(xiàn)代史。</p><p class="ql-block">陵園秉承“科學布局,文化領先,傳承孝道”智宗旨,以環(huán)境優(yōu)雅,理念先進,服務至上為奮斗目標,致力打造集美麗陵園、紀念場所、旅游勝地、藝術天地、教育基地、公益平臺、精神家園為一體的現(xiàn)代新型陵園。</p><p class="ql-block"> 以人為本,文化為根,不僅要做好生理生命結束時的尊重與科學的安置,還要研究人生后一百年精神的延續(xù),保留、延續(xù)人的精神生命,讓逝者的精神繼續(xù)活在生者心中,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更希望能通過人文紀念幫助生者從過往的生命記憶中尋找溫情和力量,對生活充滿希望。</p> <p class="ql-block">藝術簡歷 王建華 、男、中共黨員、大專學歷。1956年生人陜西籍。軍旅17年服役于北京軍區(qū)后勤某部、進修于(石家莊)解放軍高級軍械技術學院干訓隊、后調沈陽軍區(qū)后勤某部。轉業(yè)后于遼沈晚報、遼寧日報專題部主任記者編輯、遼寧日報傳媒集團《新遼商》雜志副總編輯。</p><p class="ql-block">現(xiàn)為中國德邦書畫院常務院長、遼寧工商聯(lián)毛體書法家研究會宣傳部長兼沈陽分常務會長、沈陽奉天畫院副院長兼辦公室主任、沈陽墨海書畫藝術研究會會長、遼寧知青羲獻書畫院副院長、沈陽市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p><p class="ql-block">近年來領銜遼寧書畫院為全國共和國老兵創(chuàng)作和捐贈書畫作品8萬余幅、創(chuàng)作革命題材百米長卷16卷,特被中央黨?!吨腥A魂》網(wǎng)做個人專訪專題報道…… 多次參加全國省、市、區(qū)舉辦的公益書畫交流活動、作品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延安、雷鋒精神等革命及軍旅題材創(chuàng)作中多次獲獎、榮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中華文化先進個人稱號、獎杯并被大東區(qū)國防教育辦特聘為紅色基因傳承軍旅書畫家、評為先進個人、優(yōu)秀共產黨員。許多書畫作品曾被開國元勛子女及俄羅斯駐中國使館、蘇聯(lián)援華飛鷹尋訪團等以及國內外政要部門、國際友人所收藏。在建國70周年、建黨百年慶典活動中,書法作品被沈陽市佛教協(xié)會編輯的《盛世.水墨.佛緣》及《百年啟航 世紀引領》書畫作品集收藏并頒發(fā)功德</p><p class="ql-block">證書。獲‘’國粹九洲‘’杯全國書畫大賽優(yōu)秀獎、中共沈陽市委老干部局書畫展優(yōu)秀作品獎等。</p><p class="ql-block">各地美友書畫定制加V:xlszsc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