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卡帕都奇亞坐落在土耳其中部,有著童話般的奇幻地貌和不可思議的地下城市。最像外星球的地方,人的一生必去之地等等,是民間人士給它貼上的標簽。官方的榮譽也有:全世界為數(shù)不多的自然,文化雙遺產(chǎn)中的一個,土耳其首批申遺成功的三個項目之一。關注世界遺產(chǎn)的人都明白,越早入選的地方含金量越高。多年來,卡帕多奇亞在旅游榜上的光芒,在我的心中的一個角落里時不時的閃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的四月,好友維拉,謝爾頓和我來到這里,在格雷梅小鎮(zhèn)住了三晚。我們的漫游隨著熱氣球,紅線,綠線的傳統(tǒng)流程,參觀自然人文兩種景觀交叉進行。整理照片時,我特意把兩種景觀分了類。從個人喜好出發(fā),先介紹自然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蘑菇谷</p> <p class="ql-block">卡帕多奇亞在當?shù)卣Z言中有美馬之鄉(xiāng)的意思,下圖的小矮馬的確漂亮。</p> <p class="ql-block">卡帕多奇亞是世界上幾個適合飛熱氣球的地方之一。因為熱氣球?qū)μ鞖馇闆r要求較高,所以我們把活動定在第一個清晨,以備不測。預定旅館時,還聽從工作人員的建議,請他們幫忙選了一個收費略高,載人少,飛行員技術好的公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晨五點鐘,面包車接我們到了不遠處的愛之谷(Love Valley)天色黑黢黢的,谷里卻是一片繁忙。撲哧撲哧的聲音此起彼伏,一大片熱氣球在點火準備,一道道紅色火焰向氣球的進口處噴射。聯(lián)想到電視里火箭升空的畫面,有點小激動,心里也默默的開始了倒計時。</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氣球第一個升空了!維拉禁不住喊出了聲。大家對旅館工作人員的信任得到了回報,高個子的飛行員果然厲害。給了我們機會在暗光下見平時罕見的景致。還可以拍到那些正在地面點火的熱氣球,角度就和明信片上的畫面有了區(qū)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熱氣球飛的很平穩(wěn),完全感覺不到已經(jīng)遠離地面。我們這個筐里除了我們?nèi)?,還有一位日本青年。整整一個小時,他在一個角落里手持攝像機一動不動的拍視頻,盡顯日本人規(guī)規(guī)矩矩的特點。我們?nèi)齻€倒是興奮之情按捺不住,交換位置拍攝,還忙中偷閑的交流上幾句感想。</p> <p class="ql-block">大地緩緩的蘇醒過來,隨著氣球的旋轉,一幀幀或明或暗的圖畫,次第在我們眼前打開而來。綠色的田野被小徑切割成不規(guī)則的幾何圖案,逆光中如一塊塊的墨綠絨毯。順光下,一條條黃棕色的山梁肩并肩的撲向地面,像是火山流淌下來的熔巖,火苗正旺時被瞬間凝固,燃燒時的色彩和動態(tài)就這樣一直保存了下來。到處可見的石柱,高低錯落,粗細有別,一簇簇,一行行,一片片佇立,千萬年的在此守望。</p> <p class="ql-block">火球樣的太陽從山邊露出頭來,短短的一瞬間,給大地,草木,山梁和巖石換了一層新裝。那些站立的石柱也如被施了魔法,通體透亮。晨光照亮了一片平整的田地,引導著一個個熱氣球平安的降落了下來。</p> <p class="ql-block">按照慣例,飛行員開香檳慶祝安全著陸,還向每一位參加者頒發(fā)了證書。他一個個的點名,大家也鄭重其事的上前接過致謝。謝爾頓的中文名不知怎的,被這位土耳其飛行員念成了某位國家主席的名字,發(fā)音還相當標準。維拉和我在人堆里憋不住,從偷笑到大笑。這樣大不敬的行為,要是趕上文革,準會惹上大麻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去吃了早飯,旅館給預定好的司機和導游早已在門口等著我們。導游叫阿爾罕,三十出頭的樣子,高大周正,談吐不俗,一見面就給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這個外貌協(xié)會的資深成員也在暗自慶幸:兩天時間的全陪,要是碰上十一年前我們仨在摩洛哥遇到的老油條,那就太糟心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紅線的第一站是蘑菇山谷(Mushroom Valley)這個公園需要門票。阿爾罕帶著我們進去,邊走邊介紹,說這個公園是他的最愛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蘑菇谷 維拉所攝</p> <p class="ql-block">的確,盡管以前在網(wǎng)上看到不少的照片,實地近距離見到的這第一個山谷還是擊中了我,心里隨即冒出了一個巨大的驚嘆號。很快,第二個Deverent Valley 也叫Imagination Valley(想象山谷),后邊的Pigeon Valley(鴿子谷)一個個展現(xiàn)出來的時候,心里的驚嘆就排成了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空飄起了小雨,被潤濕的山坡和石柱,色彩飽滿,紋理也特別清晰。蘑菇谷的石柱是各類蘑菇的樣子,游人穿梭在這些巨蘑之間,似小矮人走進巨人國。蘑菇巖石的頂部全是深褐色,脖頸處是一道土黃色圍脖。軀干部分比頭上的帽子顏色淺很多。想象山谷的巖石有著千奇百怪的造型,駱駝,穿長袍的女士,母雞等等。這些象形石的頭冠部也是深棕色,但主體部分是紅褐色。鴿子谷和Zelve山谷里的石林沒戴帽子,從峰尖到底座都是一個顏色,前者是淺土黃色,后者又是褐紅色。</p> <p class="ql-block">不管是協(xié)調(diào)的用色搭配,還是千姿百態(tài)的造型,都會讓人產(chǎn)生這樣的聯(lián)想:上帝在創(chuàng)造這片土地的時候,一定是輕松愉悅,童心大發(fā),按照孩子喜歡的模樣打造。一塊塊的石頭都是那么可愛,生動,有靈性。仿佛只要魔法手指一點,所有的生物都會蘇醒過來,成為活生生的角色。山谷是背景,草地是舞臺,經(jīng)典的童話劇在這兒永不落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羊蹄倒懸</p> <p class="ql-block">鴨子之吻</p> <p class="ql-block">穿長袍的兩個女士</p> <p class="ql-block">母雞</p> <p class="ql-block">雞腿蘑菇</p> <p class="ql-block">駱駝</p> <p class="ql-block">孵蛋的母雞</p> <p class="ql-block">還算整齊的牙齒</p> <p class="ql-block">拿破侖的帽子</p> <p class="ql-block">愛之谷里的石柱容易讓人想到廣東丹霞山的那塊石頭,原來當?shù)剞r(nóng)民叫它馬卵石,被一個教授改成元陽石。還是直白,只不過是文縐縐的。這里穆斯林教對于兩性話題偏向保守,所以起的名字含蓄的多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愛之谷</p> <p class="ql-block">鴿子谷</p> <p class="ql-block">對于這些地貌,科學解釋的版本是這樣:百萬年前,附近的埃爾吉耶斯山 (3916m) 和哈桑山 (3268m) 兩座巨大的火山噴發(fā) , 使得這一地區(qū)被含有石灰?guī)r , 熔巖的柔軟的石 , 灰和泥等覆蓋,形成的巖層硬度不一,軟的凝灰?guī)r和硬的玄武巖被風化侵蝕的速度不同,最終形成了這些各種顏色,各種模樣的巖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在網(wǎng)上看過一個博主評論說,卡帕多奇亞的自然景色除了石頭,還是石頭。這話沒錯,仔細想想,澳洲的自然遺產(chǎn)烏魯魯巖是石頭,愛爾蘭島的自然遺產(chǎn)巨人之路是石頭,英國的巨石陣還是石頭。巖石恒久,見證地球漫長的變遷史。巖石堅硬,歷經(jīng)萬年億年不朽。卡帕多奇亞的山谷溝壑之間,神工鬼斧的巖石柱多的成了森林,姿態(tài)形狀又是如此可愛,怎能讓漫游的人不流連忘返呢?</p> <p class="ql-block">當然,卡帕多奇亞的文化景觀也獨具特色。實際上,從住進旅館的那一刻,我們的文化之旅就在不知覺中就開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格雷梅鎮(zhèn)在卡帕多奇亞地區(qū)的中心地帶,是一個因旅游而生的小鎮(zhèn)。周邊被長滿奇石的山谷環(huán)繞著,小鎮(zhèn)中心也巨石林立,土耳其星月旗就插在最高的一塊尖石上。鎮(zhèn)上只有一條寬闊的主街,其余差不多都是上坡下沿的石級小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傳公元前兩千年的赫梯人曾在這片山谷里鑿巖而居。到了公元七世紀,這些巖洞變成了基督教徒逃避迫害的避難所。一直到上個世紀中期這里還有人居住?,F(xiàn)在許多巖洞改建成旅館,除了門口的招牌,房屋的主體部分有的藏于石柱下。有的隱于山坡后。有意思的是鎮(zhèn)名格雷梅Goreme的意思就是讓你看不到,(You can’t see here)</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洞旅館</p> <p class="ql-block">旅館的院子 左側是一塊很高的巨石,我們住的房間就在那塊巨石之下。</p> <p class="ql-block">墻上裝飾畫也離不開巖柱</p> <p class="ql-block">小鎮(zhèn)一角</p> <p class="ql-block">國旗在巖石上飄揚</p> <p class="ql-block">格雷梅小鎮(zhèn)附近的烏奇沙城堡(Uchisar Castle) 。這是一塊在山谷中拔地而起的六十多米高的巨大巖石,早期居民為防御外敵入侵,將山巖挖空建成相互連通的要塞。巖石內(nèi)部有數(shù)不清的,錯綜復雜的洞穴房間,曾經(jīng)有一千人居住在這里,名為“第三堡壘”。</p> <p class="ql-block">蘑菇谷的警察局,里邊有四層空間可使用。</p> <p class="ql-block">在鴿子谷的空地上,看見了一大群鴿子。阿爾罕指著鴿子谷里一些小房子墻上的鴿子屋告訴我們,說當?shù)厝瞬杉澴蛹S,作為上好的天然肥料。不由好奇,遍布山谷的石洞里得有多少鴿子棲息,才能滿足這里農(nóng)田和葡萄園的需要呢?</p> <p class="ql-block">Zelve 澤爾維山谷很多的洞穴房子,有學校,教堂,廚房的屋頂煙熏火燎的痕跡歷歷在目,用具只有石磨完好的保存了下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澤維爾露天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格雷梅開放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人文景點另一個讓人稱奇的是洞穴教堂,它的數(shù)量達到了驚人的六百座。有些自由行的游客在徒步時,把找到隱蔽的教堂做為目的,給自己來一個驚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堂的興建始于公元53-57年,圣保羅并不是耶穌的十二門徒之一,但他是早期很有影響的傳教士。以他為代表的第一批基督教信徒離開耶路撒冷,來到地勢險要的這片區(qū)域。來躲避古羅馬帝國的迫害,建立小亞細亞的第一個基督教區(qū),并開始修建教堂。基督教在此幾經(jīng)興衰,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全面占領后,堅持信奉基督教的人離開,留下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漫山遍野的遺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的教堂都有名字,比如蘋果教堂。黑暗教堂,蛇教堂等等,我們進入了一個,墻上滿是壁畫,但不讓拍照,退出之后,在外邊拍了一張。</p> <p class="ql-block">卡帕多西亞的地下城被發(fā)現(xiàn),據(jù)說是在上個世紀中期,一些當?shù)鼐用裢诰虻搅艘粋€洞口。但它的歷史早已超過幾千年,而且?guī)缀跻恢痹谑褂茫瑥母ダ锛獊喨说讲ㄋ谷?,再到拜占庭時代的基督徒。在20世紀20年代,當卡帕多西亞的希臘人在希臘-土耳其戰(zhàn)爭中面臨失敗,突然集體逃往希臘,最終將城放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里地下城的龐大的堪稱奇跡,僅目前發(fā)掘出來的計算,它至少由三十幾座組成了網(wǎng)狀系統(tǒng),且城城相通。我們參觀的卡伊馬克勒地下城(Kaymakli Underground City)共8層深達60米,可容納3000~5000人居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爾罕帶領我們一層層的參觀介紹,每一層都是為特定用途精心設計的。牲畜被養(yǎng)在最靠近地表的馬廄里,以減少牛產(chǎn)生的氣味和有毒氣體。各層有梯子相連, 每一層的出入口都設“機關”,洞口上方置一個大圓石輪,若有敵情,啟動開關,石輪會自動滾下,堵住進口,只有從里邊才能打開。房舍按用途規(guī)劃為臥室,作坊、廚房、儲物室、教堂等等。許許多多的通風口直接開到地面,在里邊行走,并不感到憋氣。</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圓石門,堵上后只能從里面打開。</p> <p class="ql-block">在地下城里參觀的時間不算長,但不足一人高的通道走下來也不好受。這種逼仄的通道正是為了防止入侵者長驅(qū)直入。只是無法想象那些逃難的基督徒們是如何在這局促壓迫,暗無天日的地下度過漫長的日日夜夜的,也許那就是信仰的力量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于誰最先建造了地下城,目前并無定論。有學者認為赫梯人(Hittites)可能是這些龐大地下洞穴網(wǎng)絡的奠基人,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受到弗里吉亞人(Phrygians)的攻擊時,挖掘出了巖石的最初幾層”。這和格雷梅鎮(zhèn)的洞穴旅館的起源吻合。地下城的大部分有可能是弗里吉亞人建造,他們是鐵器時代技術高超的建筑師,有能力建造復雜的地下設施。后來的幾經(jīng)易主,地下城不斷擴大改進,變得更深和更隱蔽。拿今天的眼光來看,這些工程還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奇跡。</p> <p class="ql-block">卡帕多奇亞還是土耳其著名的陶器,地毯生產(chǎn)地,我們參觀了一個陶器作坊,窯洞里擺滿了精美的瓷器,非常美麗。一個熟練的工匠在短短的三兩分鐘就做出了一件陶罐,像是在變魔術,可惜我們都沒有買回家的需要和欲望。好在導游阿爾罕事先告訴我們,如果不需要,不必強買。</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陪伴我們兩天的導游阿爾罕讓人舒服愉快,他的素養(yǎng)和專業(yè)知識相當不錯??煲Y束時,謝爾頓問他司機的小費是單獨給還是一起給他。他解釋說司機和他不是一個公司的,然后態(tài)度很認真的補充了一句,給小費屬于自愿,你們別當成必須的。那誠懇的語氣,讓我們對比著想起了摩洛哥碰到的那幾個導游,為索要小費,小伎倆一個個花樣百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程的車上,維拉提議在原來商量好的數(shù)目上再加一些。這是多年老友之間的默契,我也正是這樣想,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辦法改變別人,但可以盡微薄之力去鼓勵良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還有一段偶遇,同樣算是路上的一道人文風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天傍晚,出門拍照片回來竟然找不到旅館了,只好在街頭冰激凌小亭問路,男售貨員放下手中的活計,拿出手機定位,然后走出亭子,領我到大路口,詳細的指明方向,確定我明白了,才轉身回去。聽到我的感謝,他說不客氣,下次走到這兒買個冰激凌就行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旅館問我們的管家維拉要了點土耳其里拉,返回已在暮色中的冰激凌亭子,買了一盒平時不吃的大號冰激凌。聽到我是特意回來兌現(xiàn)諾言,這個有一米八幾的壯漢,長大了嘴巴。許是來不及措辭,他的一句“I love you”脫口而出。我怔了一下,隨即,倆人相視大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鎮(zhèn)的傍晚</p> <p class="ql-block">卡帕多奇亞度過的三晚兩天頗有點夢幻色彩。我們不是愛麗絲,卻真切的經(jīng)歷了她夢中的一幅幅場景:坐著熱氣球像羽毛一樣在空中漂浮,俯瞰地上的小人國世界。在兔子洞一樣的地下城里,感受自己的身體變小變大。遇到一些友好的當?shù)厝耍屛覀兏械介_心和親切。漫步在仙女煙囪般的石林之間,和那些可愛的象形動物打打招呼,檢驗自己的童心和想象力。離開時,我們?nèi)齻€老少年甚至還聽到了石兔對愛麗絲的召喚:敢不敢推開門,去看看這世界奇妙的絢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圖 地下城里 導游阿爾罕所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