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書目】《局外人》</p><p class="ql-block">【作者】[法]阿爾貝·加繆 著 柳鳴九 譯</p><p class="ql-block">【版次】作家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2013年8月第1次印刷</p><p class="ql-block">【字數】6.6萬字</p><p class="ql-block">【頁數】170頁</p><p class="ql-block">【閱讀書目序號】202555</p><p class="ql-block">【用時】1天</p><p class="ql-block">【讀后感】</p><p class="ql-block">在加繆的筆下,《局外人》宛如一曲低沉而冷峻的生命挽歌,將我們帶入一個充滿荒誕性的異質世界,緩緩展開主人公默爾索那如同局外人般獨特而凄冷的生命軌跡。</p> <p class="ql-block">初入文本,默爾索便以他那異乎尋常的冷靜和疏離打破我們對傳統(tǒng)主角的慣常認知。母親去世,他不落淚、不悲慟,參加葬禮時還能吸煙、喝咖啡,甚至在次日便與女友看電影、約會,這般冷靜到近乎冷漠的表現,似乎與我們所接受的文化教化中對親情、對喪葬禮儀的固有認知格格不入??缮钊胨妓?,他并非薄情,只是誠實地遵循著內心的情感指引,不加修飾、不被外在的道德枷鎖束縛。他的內心世界,如同一片未被開發(fā)的荒原,赤裸裸地袒露在世間,沒有被社會所認可的那套虛偽的禮儀規(guī)范所掩蓋。他不試圖偽裝自己去迎合他人,哪怕這種不迎合意味著要背負 “無情” 的罵名,這種對自我本真的堅守,在這個充斥著種種偽裝和表演的社會里,何嘗不是一種勇氣可嘉的異類存在。</p> <p class="ql-block">隨著故事推進,默爾索因一場意外卷入殺人事件,隨之而來的審判將他推向了命運的風口浪尖。然而,這場審判卻荒誕得令人咋舌,控方似乎并不在意案件本身的罪行輕重,而是一再揪著他在母親葬禮上的行為大做文章,仿佛這些與案件無關的細節(jié)才是判定他是否有罪的關鍵。在這里,加繆巧妙地借由這看似離譜的審判,將社會所構建的那套虛偽道德秩序狠狠地鞭笞了一番。所謂的道德評判,本應建立在對事實、對人性復雜性的深刻理解之上,可在現實中,人們往往被一些表面的、約定俗成的慣例所左右,盲目地依據這些去裁定他人,而忽視了個體內心真實的情感世界。默爾索在審判席上,就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這個社會在道德認知上的扭曲與荒謬。</p> <p class="ql-block">從存在主義的視角來看,《局外人》更是將荒誕這一主題演繹得淋漓盡致。在那個看似有著固定秩序和規(guī)范的世界里,默爾索像是一個清醒的旁觀者,他看透了生活本質的虛無,于是選擇以一種超然物外的姿態(tài)游離于社會主流之外。他不對未來抱有無端的幻想,也不對過往深陷執(zhí)念,只是按著當下的感受去生活。他與女友瑪麗的相處簡單隨性,沒有山盟海誓,沒有錦上添花的浪漫,卻有著最質樸的情感流露。在那個陽光明媚的海灘上,他和瑪麗共度的時光,是他在荒誕世界里尋得的一抹真實慰藉。加繆借默爾索之口向我們傳遞:在這荒誕的宇宙中,個體的生命如同滄海一粟,無意義可言,但我們不能因此而沉淪,而要像默爾索一樣,勇敢地直面荒誕,哪怕無人理解,也坦然地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去書寫屬于自己的生命篇章。</p> <p class="ql-block">掩卷沉思,《局外人》如同一顆深海里的明珠,在黑暗中散發(fā)著冷峻而幽微的光芒,促使我們去反思自身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與內心世界。我們是否也在日常的喧囂中,被那些外在的條條框框所束縛,習慣于戴著面具示人,而忘記了傾聽內心最真實的聲音?又或者,在面對生活的荒誕與無常時,我們是否能找到如默爾索般的勇氣,不被世俗裹挾,在屬于自己的人生軌跡上堅定地行走?加繆通過這部作品,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洞察人性與社會荒誕的窗戶,而我們站在窗前,有了更深的思索與更深邃的凝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