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話說北庭(之四)——絲路明珠北庭

娟子

<p class="ql-block">  西漢初,隨著國力的逐漸強盛,為了消除匈奴對我國北方的威脅,漢武帝決定派使者出使西域,聯(lián)合與匈奴有世仇的大月氏共同對抗匈奴。</p><p class="ql-block">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張騫奉命帶一百多隨從,從長安出發(fā)前往西域。在經(jīng)過匈奴時被俘,遭十余年軟禁,后在西域輾轉(zhuǎn)多年,先后到達大宛、大月氏、大夏等國,大月氏因時移境遷未答應漢使請求。公元前126年,張騫費盡周折返回長安,身邊也僅剩堂邑父一人。這是中國歷史上派往西域的第一個使團,雖未能與大月氏結(jié)盟,卻打開了通往西域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張騫出使西域(2024年攝</span>)</p> <p class="ql-block">  當張騫向漢武帝報告了西域的詳情后,漢朝對西域的方針由“制御匈奴”變成了 “威德遍于四?!钡挠押媒涣鞯脑竿?。</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19年,張騫以中郎將身份二次出使西域,四年先后到達烏孫、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國進行友好交流。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史稱“鑿空西域”之旅,不僅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政治聯(lián)系,而且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后的珠簾掀開,開辟了一條連接東西方的貿(mào)易通道——“絲綢之路”。</p><p class="ql-block"> <b>絲綢之路概述</b></p><p class="ql-block"> 絲綢之路是指起始于中國腹地,連接亞洲和歐洲的古代陸上商業(yè)貿(mào)易路線。它形成于公元前2世紀與公元1世紀間,直至16世紀仍保留使用,是一條東西方之間進行經(jīng)濟、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道路,是西漢時期由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打通的,并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長安為起點,經(jīng)河西走廊到達西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唐絲綢之路(吉木薩爾縣博物館2019年攝)</span></p> <p class="ql-block">  為了促進長安與西域的交流,漢武帝招募了大量身份低微的商人,利用朝廷配給的貨物到西域各國經(jīng)商。這些具有冒險精神的商人大部分成為富商巨賈,從而吸引了更多的人如王公貴族、各國使者、商人、乞丐甚至獄犯都在這條道路上進行貿(mào)易活動,極大地推動了長安與西域之間的物質(zhì)文化交流,朝廷在關稅方面也收獲頗豐。</p><p class="ql-block"> 到了東漢時期,出于對匈奴不斷騷擾與絲路上強盜橫行的狀況,加強對西域的控制,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在西域始設管轄機構(gòu)——西域都護府,使這條貿(mào)易通道開始興盛。</p><p class="ql-block"> 公元73年,漢明帝派遣著名的軍事家、外交家班超出使西域。</p> 班 超(2010年) <p class="ql-block">  班超在西域待了三十一年,將西域五十多個國家全部收服,使其皆遣使朝貢,從而使這條連接東西方的貿(mào)易通道從京城洛陽,不斷向西延伸至中亞、西亞、地中海各國及羅馬,到唐朝時達到鼎盛。這條道路也因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影響最大而被稱為“陸上絲綢之路”。</p><p class="ql-block"> “絲綢之路”一詞,來自于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舴矣?877年出版的《中國——我的旅行成果》一書。</p><p class="ql-block"> 絲綢之路路線,一般可分為東、中、西三段。東段從長安出發(fā),到玉門關、陽關;中段從玉門關、陽關以西至蔥嶺(這段主要是西域境內(nèi)的諸線路);西段從蔥嶺往西經(jīng)中亞、西亞直到歐洲。 而每一段又分為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p><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甚至法國、荷蘭。東段已經(jīng)伸展到了韓國、日本,成為亞洲和歐洲、非洲各國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p><p class="ql-block">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國聯(lián)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wǎng)"成功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而位于絲路新北道上的“北庭遺址古城”也成為中國此次成功申報的22個世界文化遺產(chǎn)點之一。</p><p class="ql-block"> <b>絲路新北道的形成</b></p><p class="ql-block"> 北庭,泛指古時西域現(xiàn)吉木薩爾縣這一帶,狹義的北庭指北庭故城遺址。它位于天山北麓,南臨天山,北靠沙漠,東接奇臺,西通阜康,是天山北麓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古城。</p><p class="ql-block"> 北庭歷史悠久,西漢宣帝神爵五年(公元前58年),這里為車師后國王庭所在地金滿城。</p><p class="ql-block"> 西漢元始年間(公元1—5年),漢武帝派大將霍去病征戰(zhàn)匈奴,絲路新北道逐漸形成,連接了敦煌與車師后王國(今吉木薩爾縣)之間的交通。</p><p class="ql-block"> 隨著東漢直接進擊東部天山北麓的匈奴,基本控制了伊吾(今哈密)。絲路新北道逐漸發(fā)展成為貫穿中原地區(qū)(洛陽)與天山北麓乃至中亞、西亞地區(qū)最重要的交通路線之一,至隋唐時最繁榮。</p><p class="ql-block"> 絲路新北道之所以興起,除了漢朝(西漢、東漢)持續(xù)進擊東部天山北麓的匈奴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與車師古道有關。</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條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跨越天山南北的古老通道。早在西漢時期,車師國分前、后國跨山而居,前部位于吐魯番的交河故城,后部位于今吉木薩爾城北的北庭故城。其前、后國的商業(yè)貿(mào)易、信息傳遞、消夏越冬等活動都是通過這條古道實現(xiàn)的。故這條古道被稱為“車師古道”,唐代稱“他地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車師古道 (2019年攝)</span></p> <p class="ql-block">  車師古道南北走向為:由吐魯番大河沿北行,翻越天山瓊達坂,經(jīng)泉子街而到達北庭,全長兩百公里。在由南疆進入北疆的多條山路中,這條古道比繞道如今的烏魯木齊縮短170多公里。</p><p class="ql-block"> 正因為它的便捷性,高昌回鶻獅子王通過車師古道,冬住高昌,夏赴北庭避暑;東漢著名戰(zhàn)將耿恭守衛(wèi)疏勒古城,最后通過這條古道撤回玉門關;東漢將領班勇(班超第三子)大破車師后國并斬其王威震南北,走的也是這條古道;唐代,分別設在交河的安西都護府和在車師后國設立北庭都護府,兩地往來也經(jīng)由此道;宋使王延德出使高昌,前往車師后部視察,走的還是這條古道……</p><p class="ql-block"> 車師古道從宏觀講,東接長安,西接碎葉路至中亞,北接回鶻路至蒙古高原,南接西州路至柳中,所以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通道,是商旅、軍隊通行的必經(jīng)之地,故沿途驛站甚多,交通繁忙。</p><p class="ql-block"> 2019年8月,我和老伴及女兒、大兒子四人在回吉木薩爾時,曾專程去過車師古道,參觀了古道上的疏勒城遺址、野狼谷、頭道橋、頭橋絕壁、頭橋驛站、滴水觀音等景點,初步領略了古道上時而山路平緩、清流飛逝、林碧崖青,時而怪石交錯、地形險惡、氣候多變的無限風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車師古道上的耿恭塑像 (2019年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頭橋驛站 (2019年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疏勒故城遺址 (2019年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頭道橋與頭橋絕壁 (2019年 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野狼谷 (2019年 攝)</span></p> <p class="ql-block">  絲路新北道線路為:由敦煌西北行,經(jīng)伊吾(哈密)、蒲類海(今巴里坤湖)、北庭(吉木薩爾)、輪臺(米泉)、弓月城(霍城)、碎葉(托克瑪克)至怛羅斯。北庭處于樞紐位置。絲路新北道的開通,使絲綢之路中道與北道的聯(lián)系也變得更為方便。</p><p class="ql-block"> <b>絲路明珠——北庭</b></p><p class="ql-block"> 北庭故城位于絲綢之路新北道的樞紐位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加強西域領土的安全和確保絲路的暢通,從漢朝至隋唐,在北庭,由國家直接控制的行政管理機構(gòu)不斷加強。</p><p class="ql-block"> 東漢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戊己校尉耿恭曾在這里領兵打仗并駐守屯田;三國時,魏文帝在高昌設西域長史和戊己校尉管理西域的同時,和車師后部王也保持著親密關系;唐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太宗李世民在可汗浮圖城設庭州;唐龍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在庭州設立金山都護府;唐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武則天在庭州設立北庭都護府,公元708年又晉升為北庭大都護府;唐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唐玄宗又在北庭設節(jié)度使,同大都護府統(tǒng)領瀚海、天山、伊吾三軍,其中瀚海軍一萬兩千人屯兵北庭。從而保證了絲路新北道的安全、暢通以及持續(xù)繁榮。</p><p class="ql-block"> 唐朝除了加強軍事力量外,與匈奴還采取“和親”的政策,使國家空前統(tǒng)一,經(jīng)濟發(fā)展,文化繁榮,社會安定。</p><p class="ql-block"> 北庭是西域的重鎮(zhèn),位于草原絲路與陸上絲路的交匯點,它既是連通中亞和中國的一個重要的節(jié)點和紐帶,又是是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重要的商貿(mào)中心和朝廷管理機構(gòu),自然吸引著沿線各國商人趨之若鶩,特別是來自中亞的粟特人。</p><p class="ql-block"> 粟特人屬東伊朗語系,主要分布在中亞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阿姆河與錫爾河流域,獨特的地理位置使他們天生擅長經(jīng)商。從公元前4世紀開始,他們便活躍在絲綢之路上并建立了許多城邦作為商品交換基地。</p><p class="ql-block"> 隋末唐初(公元583-640年),粟特人在可汗浮圖城(北庭)就建立了自己的商品集散中心。通過駱駝將東西方商品進行頻繁交流往來,并在唐京城長安安營扎寨,把西方音樂、舞蹈、香料、良馬等帶入長安。</p><p class="ql-block"> 北庭雖處沙漠邊沿,氣候寒冷干燥,但水資源豐富,有利于農(nóng)業(yè)的種植。唐朝時期,北庭地區(qū)的農(nóng)牧業(yè)發(fā)展迅速,絲織業(yè)繁榮興旺,成為與西州、于闐齊名的“絲都”之一。另外,北庭還以盛產(chǎn)葡萄和葡萄干著稱。當京城的長安人享受著“葡萄美酒夜光杯”美好時光的時候,可否知道這醉人的酒香美味竟來自遙遠的北庭!記得七十年代我在吉木薩爾的時侯,葡萄已不多,但北庭大曲、白皮大蒜、紅花以及土豆都非常有名,令人難忘。</p><p class="ql-block"> 隨著絲路的繁榮,中國傳統(tǒng)文化、醫(yī)學、宗教以及詩詞都在這里得以融匯和延續(xù)。在唐朝,佛教在北庭開始盛行,“應運大興寺”、“高臺寺”、“龍興寺”與“西大寺”相繼興建。唐咸通七年(公元866年),高昌回鶻的信仰由摩尼教改為皈依佛教,西大寺成為佛家寺院。</p><p class="ql-block"> 記得我在吉木薩爾時,當?shù)亍吧襻t(yī)接骨”的故事就傳得神乎其神。這里傳統(tǒng)的民間“秘方”不僅醫(yī)好了我小兒子的百日咳、疝氣,而且當他不小心將右臂一處摔成粉碎性骨折,一處脫位并骨裂時,是天山泉子街的神醫(yī)采用傳統(tǒng)的醫(yī)術治好了他的胳膊,這使我萬分感激,永生難忘。</p><p class="ql-block"> 在北庭,隨著都護府和大都護府的設立,故城曾多次進行擴建或修補,長安城的建城模式、布局、風格對北庭都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例如,內(nèi)外城、護城河,馬面、角樓等等。盛唐時的北庭故城,規(guī)模宏大,樓閣宏偉,街坊通衢,商業(yè)興盛。文化豐富多彩,經(jīng)濟繁榮昌盛,往來商旅不絕,絲路駝鈴聲聲。城外水草肥美,牛羊成群,天澈地豐。不僅是北疆的交通樞紐和軍事重鎮(zhèn),也是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p><p class="ql-block"> 即使是在13世紀初,成吉思汗也曾在北庭大興土木,增建城垣,設染織局,駐兵屯田,以餉軍需,將北庭作為西征的大本營,繼而橫掃東歐。</p><p class="ql-block"> 在北庭這個絲路重鎮(zhèn),曾走過東漢時在這里領兵打仗并駐守屯田的戊己校尉耿恭;曾走過大破車師后部的東漢將領班勇;曾走過唐朝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著名軍旅詩人岑參;曾走過唐朝武將著名佛僧悟空;曾走過大唐良將、北庭都護阿史那獻、封常清、李元忠、楊襲古;曾走過親臨北庭視察的宋使王延德等等,是他們用心血和生命澆灌和捍衛(wèi)了這塊土地,促進了北庭的繁榮發(fā)展,確保了絲路的安全與暢通。</p><p class="ql-block">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對北庭故城的考古來看,所出土的唐代開元通寶、蓮花紋地磚、瓦當、筒瓦、滴水,還有銅質(zhì) “蒲類州印” 、銅獅、青銅劍、馬骨鎧甲、陶器、陶獸殘片等珍貴文物,都印證了北庭故城是“絲綢之路”新北道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重鎮(zhèn)和重要交通樞紐,也印證了漢唐時期特別是唐王朝對新疆的有效控制,以及對新疆的繁榮穩(wěn)定和古絲綢之路的暢通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北庭故城出土的唐代蓮花紋方磚(新疆博物館 2019年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滴水 唐 北庭故城出土 ( 北庭故城博物館 2019 年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刻花石球 唐 北庭故城出土 (北庭故城博物館 2019年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陶壺,漢代,吉木薩爾縣出土 (縣博物館 2019年 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陶牛 漢吉木薩爾出土(縣博物館2019年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陶俑 漢 吉木薩爾出土(縣博物館2019年攝)</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輝煌絲路</b></p><p class="ql-block"> 絲綢之路的開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偉大創(chuàng)舉,是絲路沿線多國共同創(chuàng)造的古代東西方最長的貿(mào)易之路。在這條逾7000公里的道路上,自西漢起,東方的絲綢、茶葉、瓷器、金銀器、鐵器等商品被運往西方;西方的珍寶、香料、葡萄、核桃、胡蘿卜、胡椒、石榴、等商品也相繼傳入中國,“無數(shù)駝鈴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 “長安古道連天涯,駝鈴聲聲入夢來”,是絲路繁榮景象的真實寫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駝鈴聲聲入長安(大唐西市2018年攝)</span></p> <p class="ql-block">  在絲路起點長安城,有個大唐西市,是專門從事國際貿(mào)易的大市場。這里店鋪林立,商賈云集,世界各地的財富、珍寶隨著絲路駝隊匯集這里,從藝人、歌舞伎到金銀珠寶、礦石;從皮毛、植物、香料到器具、樂器、武器等應有盡有。真可謂百業(yè)興旺,瑰貨齊呈!這才有了來自西域炫人耳目的“胡旋舞”; 這才有了“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的瀟灑;才有了大詩人李白“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的癡迷;才有了杜甫的“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的感慨;也才有了大唐王朝“雄都定鼎地,勢據(jù)萬國尊”的地位,以及“九天閶闔開宮殿,外國衣冠拜冕旒”的盛世輝煌…… </p> 大唐西市(2019年攝)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大唐西市博物館(2019年攝)</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如今的陜西歷史博物館,有一件永久禁止出國展出的文物——“鑲金獸首瑪瑙杯”,它是唐代西亞某國送給大唐的禮物,它的造型工藝源于希臘,原料產(chǎn)自波斯。一件精美的贈品,通過萬里絲路將世界上三大文明古國融匯在一起,其意義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鑲金獸首瑪瑙杯 (網(wǎng)絡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與此同時,中國的儒家思想、漢字、造紙術、印刷術等文化和技術也沿著絲路傳播到了西域,西域的音樂、舞蹈、宗教等文化逐漸傳入長安、洛陽,對中西方文化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p><p class="ql-block"> 在長安,來自西方的拜火教(祆教)、摩尼教和景教(唐代稱“三夷教”)隨著絲綢之路傳到中國,其中,景教在中國發(fā)展了150年。李世民曾批準景教徒在長安興建“大秦寺”: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景教徒伊斯也曾協(xié)助郭子儀平亂。在西安碑林博物館,至今還保留著一塊刻于唐建中二年(781年)的“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便是景教在長安流行的物證。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大唐景教流行中國碑(網(wǎng)絡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在長安,玄奘和悟空(車奉朝)曾先后到印度取經(jīng),通過絲綢之路,穿越荒漠和邊境便相對順利。特別是悟空,在北庭故城處于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仍受到大都護府官員的禮遇,使其安心譯經(jīng)十幾年并協(xié)助其安全返回唐朝。</p><p class="ql-block"> 在今天的西安西大街有一條大學習巷,是唐朝設置的專門培訓外國使節(jié)學習、使用漢文化的學館,對傳播中華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受“絲綢之路”影響的國家還有日本、韓國。日本最大的宗教佛教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去的。公元8世紀,日本遣唐使帶著從長安獲得的西域文物回到日本奈良并保存了下來,如今也成為奈良人的驕傲。</p><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安史之亂,唐朝開始衰落,加之北方戰(zhàn)火連年,經(jīng)濟中心逐漸南移,而相對穩(wěn)定的南方對外貿(mào)易明顯增加,帶動了南方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p><p class="ql-block"> 彈指千年,滄海桑田。雖然古“絲綢之路”已成為歷史,但它在中國歷史上開始的中西文明的溝通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并在以后的發(fā)展中推動了人類歷史進程的向前發(fā)展。在今天國家大力開發(fā)西部的形勢下,古絲綢之路在傳播中華文明中必將煥發(fā)新的生機與活力。從西安出發(fā)的中歐班列正在延續(xù)著絲路的輝煌。</p><p class="ql-block"> 昔日的絲路明珠北庭,如今也因儲存有豐富的石油、頁巖油、天然氣、煤炭資源而再度雄起。愿吉木薩爾能不負新時代,再續(xù)輝煌!</p><p class="ql-block"> 王 娟 2025年3月</p><p class="ql-block">( 完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作者簡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娟,女,漢族,1945年出生,西安市人,大學文化程度,原國企干部,2000退休。現(xiàn)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陜西省散文學會會員、西安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等。同時為中國女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陜西省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陜西省女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西安市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