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第一次橋降距今,已經(jīng)一年多了。之后陸續(xù)降過兩次,橋高僅三四十米。這次在蓮花山玻璃棧道橋降是第四次橋降,橋高八十多米。</p><p class="ql-block"> 玻璃棧道上的每一條布好的繩索都是魚頭檢查過的,也是我們信任的。</p><p class="ql-block"> 開始橋降了。掛上長牛尾,裝好下降器,翻越玻璃棧道的橋欄。橋欄一米多高,需要隊友幫忙才能翻越。起步總是艱難的,各種技術(shù)要領(lǐng)和安全防范必須精準(zhǔn)到位,否則就難免意外。沒有忘記橋降的關(guān)鍵:“放繩、后坐、腿腳伸直,慢慢把繩索靠到橋沿,幾乎90度倒掛時放開腳,順勢挺起上身,不僅頭不會碰到橋沿,而且不會使繩子大幅度晃動,造成心理緊張?!钡牵A5赖臉驒谟幸粋€外翻的弧度,繩索靠不到下方的橋沿,只能通過目測,適時收腿,盡量避免下降器卡在鐵索上方。冷靜、沉著,順利降到橋面之下。接下來要控制好下降的速度,勻速下降,避免繩索大幅度彈動和在空中不停打轉(zhuǎn),也避免下降過快而造成摩擦過熱。</p><p class="ql-block"> 有了今日的第一次,第二第三次就更加順溜了。景區(qū)里的游客問我:“你不害怕嗎?”我說:“怕呀!只要是人,多少都會有一點害怕。但是,享受的也是這個害怕的過程吧!”</p><p class="ql-block"> 下午,魚頭在隊友的協(xié)同下,用了兩個多小時,布好120米溜索系統(tǒng),他自己先演示,然后我們逐個行進。起步的地方是小竹林,而且還要翻越欄桿,增加了難度。觀摩了幾位隊友,他們大多剎車做得不夠,速度偏快。于是,我對如何增加摩擦試了又試,以合適的速度比較完美的完成了我的第一次溜索。第二次溜索前又觀摩了幾位隊友,現(xiàn)在他們大多速度過慢,半中間便沒有了動力,大家說是繩索下垂了的緣故。于是再輪我時,我沒有刻意剎車,結(jié)果導(dǎo)致速度偏快。短短十來秒,來不及想什么更來不及做什么就到了防護剎那里,我也感受到被回彈了一下的滋味。</p><p class="ql-block"> 速度與激情,都是要以安全為前提。一切源于信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