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藏傳佛教四大教派指:創(chuàng)建于西元8世紀晚期的寧瑪派(俗稱“紅教”)、公元11世紀中葉發(fā)展起來的薩迦派(俗稱“花教”)、創(chuàng)建于11世紀的噶舉派(俗稱:“白教”)以及創(chuàng)建于11世紀的格魯派(俗稱:“黃教”)。我們進藏所看到都格魯派的傳承。</p><p class="ql-block"> 布達拉宮位于拉薩市西北的布達拉山上,始建于公元7世紀,是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后經(jīng)歷次擴建,十七世紀,第五世達賴重修布宮,黃色房子十三世達賴喇嘛擴建筑主體分白宮和紅宮,白宮的東大殿和日光殿分別是歷世喇嘛舉行重大宗教活動場所和寢宮。紅宮為靈塔殿和佛堂,其中高14.85米的的五世靈塔包金鑲玉,璀璨耀目。宮殿內(nèi)部裝飾金碧輝煌,藏有大量珍貴文物。其中最耀眼的要數(shù)靈塔和壇城,據(jù)說是純黃金打造。壇城象征著本尊的智慧與威德,同時也是顯示宇宙人生真理的圖繪。它不僅是佛菩薩本尊的凈土宮殿,也象征著眾生心的清靜相。</p> <p class="ql-block">布宮廣場左鄰藥王山,前有西藏和平解放紀念碑。碩大的廣場人流涌動,大多是游客在用心找角度拍攝。華燈初上,廣場的噴泉隨音樂舞動起來,忽高忽低,忽慢忽快,真的給這古老的建筑增添了不少活力!</p> <p class="ql-block">看到廣場上國家領(lǐng)導人的畫像,忽然想起:“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這一個有信仰的地方,這是一個能夠治愈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布宮的后面</p> <p class="ql-block">無字碑</p> <p class="ql-block">紅色的頂層都是用細木枝搭起來房屋,據(jù)說是為了減輕壓力,整個布宮都是土木結(jié)構(gòu)。</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位于拉薩老城區(qū)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贊干布建造,拉薩之所以有"圣地"之譽, 與這座佛像有關(guān)。寺廟最初稱"惹薩",后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并演化成當下的"拉薩"。大昭寺建成后,經(jīng)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xiàn)今的規(guī)模。</p><p class="ql-block">環(huán)大昭寺內(nèi)中心的釋迦牟尼佛殿一圈稱為"囊廓",環(huán)大昭寺外墻一圈稱為"八廓",大昭寺外輻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為中心,將布達拉宮、藥王山、小昭寺包括進來的一大圈稱為"林廓"。這從內(nèi)到外的三個環(huán)型,便是藏民們行轉(zhuǎn)經(jīng)儀式的路線。</p> <p class="ql-block">扎什倫布寺是格魯派祖師宗喀巴的弟子根敦珠巴于明代正統(tǒng)十二年建造的,根敦珠巴也就是西藏的第一世達賴喇嘛。扎什倫布寺成為歷任班禪的駐錫地,起始于四世班禪受邀擔任寺院法臺,隨后歷代班禪在任期內(nèi)對寺院不斷修改、擴建,遂有今日規(guī)模。</p> <p class="ql-block"> 羅布林卡,藏語意為“寶貝園林”,位于拉薩市中心西邊,占地36萬平方米,是達建筑以格桑頗章、金色頗章、達登明久頗章為主體,有房374間,賴喇嘛的夏宮,是西藏規(guī)模最大、風景最佳、古跡最多的藏式人工園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