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一,廣濟橋 :</b></p><p class="ql-block"> 廣濟橋,即潮州廣濟橋,古稱康濟橋、丁侯橋、濟川橋,俗稱湘子橋,又稱潮州湘子橋,中國四大古橋之一,中國四大名橋之一,被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span>”。</p> <p class="ql-block"> 廣濟橋位于廣東省潮州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lián)結東西兩岸,集梁橋、浮橋、拱橋于一體,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汕地區(qū)著名文物旅游勝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船橋邊上非常多的魚兒游著不走,絕了。</p> <p class="ql-block"> 廣濟橋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殘破不堪;1958年進行加固維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為三孔鋼架及兩處高樁承臺式橋梁;2003年10月開始進行全面維修,總體按明代風格為修復依據(jù),功能定位為旅游觀光步行橋;2007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 廣濟橋為浮梁結合結構,由東西二段石梁橋和中間一段浮橋組合而成,梁橋由橋墩、石梁和橋亭三部分組成。廣濟橋全長518米,東邊梁橋長283.35米,有橋墩12個和橋臺一座,橋孔12個;西邊梁橋長137.3米,有橋墩8個,橋孔7個,石梁寬5米。中間浮橋長97.3米,由十八只木船連接而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上可以看出,廣濟橋中間的船橋是撤開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二:潮州牌坊街</b> :</p><p class="ql-block"> 潮州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是集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統(tǒng)工藝、特色小吃等為一體的文化古街。牌坊街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騎樓,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與兩側南洋風味的騎樓互為映襯,明末清初引入具有南洋建筑風格的騎樓建筑,形成中西合璧的獨特僑鄉(xiāng)風貌</p> <p class="ql-block"> 牌坊街騎樓的店鋪主要圍繞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潮繡、手拉壺、陶瓷、工夫茶等,以及潮式美食:潮州三寶、牛肉火鍋、粿條、甘草水果……在潮州,去一趟牌坊街,就可以了解到潮州古城的前世今生。潮州牌坊街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文化景觀,據(jù)黃梅岑先生《潮州牌坊紀略》載:“牌坊,傳說可上溯唐宋,初以木建,形似‘烏凹肚門’。2022年1月10日,國家文旅部網(wǎng)站公示首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qū)名單,潮州市湘橋區(qū)牌坊街入選其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三,廣濟樓</b> :</p><p class="ql-block"> 廣濟門城樓,俗稱東門樓,位于中國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qū)東門街,正對廣濟橋,是潮州古城七城門樓之首,現(xiàn)一、二樓為廣濟橋歷史陳列館。</p><p class="ql-block"> 廣濟門城樓扼潮州古城東西要沖,是潮州城區(qū)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它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一座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古城樓,它與廣州越秀山上的鎮(zhèn)海樓相毗美。樓分三層,面寬五間,下涵拱門以通內(nèi)外;仿宮殿式建筑,重檐歇山頂,配以玻璃瓦紅彤壁,朱柱格子窗,畫棟雕梁,顯得雄偉壯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