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京是這么一個地兒,只要你邁開雙腿,一只腳就踏入了歷史。</p> <p class="ql-block">北京動物園,已不記得是哪年去過的了,沒有畄下太多印象。一次偶然的機會,從網(wǎng)上得知動物園還有許多有故事的老建筑,因此,約了同伴一起前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從西南門進入,是一片古樹林。</p> <p class="ql-block">北京動物園的前身是清農(nóng)事試驗場。</p><p class="ql-block"> 動物園這一帶曾是明代皇帝御園,明末被大太監(jiān)占為私產(chǎn)。清初又成為皇族私人園邸。清乾隆十二年改建為皇家行宮樂善園。光緒三十二年(1906),批準農(nóng)工商部的奏請,將樂善園改農(nóng)事實驗場。</p> <p class="ql-block">鬯(讀chang)春堂。 是當年慈禧和光緒隨從的休息之所。民國成立后,同盟會領(lǐng)袖宋教仁任農(nóng)林總長,于1912年4月至12月在此居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現(xiàn)是閱覽室。</p> <p class="ql-block">鬯春堂北面松林里建有宋教仁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宋教仁紀念塔遺址。</p><p class="ql-block"> 宋教仁(1882—1913),湖南省桃源縣人,辛亥革命領(lǐng)袖。1913年3月20日在上?;疖囌居龃躺硗?。1916年在此建宋教仁紀念塔。原塔毀于1967年。此碑立於2009年11月。</p> <p class="ql-block">宋教仁紀念碑往北,就到了暢觀樓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暢觀樓 是中國近代史上由中國人自己設(shè)計的最早的歐式建筑。建成于1908年。是清后期皇室長河行宮,此處是坐船去頤和園的必經(jīng)之地。是北京保存最完整的歐式建筑之一,也是北京市唯一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夏日行宮。光緒三十四年四,九月,慈禧及光緒曾兩次來場,均在此小憩。1984年1月1日被北京市文物局列為北京市一級保護文物。</p><p class="ql-block"> 1952年,十世班禪率團與中央政府商談西藏和平解放之事時,曾住暢覌樓和鬯春堂。1955年3月毛澤東主席曾親自到此看望十世班禪 額爾德尼.確吉堅贊。</p><p class="ql-block">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北京市的第一個規(guī)劃方案就誕生在暢觀樓,稱為暢觀樓方案。</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是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現(xiàn)暢觀樓是博物館。共兩個展室。</p> <p class="ql-block">暢觀樓前的南薰橋</p> <p class="ql-block">南薰橋前右側(cè)為噴水獅</p> <p class="ql-block">南薰橋左側(cè)為噴水犼</p> <p class="ql-block">陸謨克堂。</p><p class="ql-block"> 1934年由中法文化教育基金會,國立北平研究院及國立北平天然博物館用庚子賠款建造。為紀念法國著名的遺傳學家拉馬克(即陸謨克)而被命名為陸謨克堂,是中國最早研究植物的科研樓。</p><p class="ql-block"> 建筑為中西合壁式,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由研究院生理,動物,植物三研究所共同使用。1989年8月被西城區(qū)政府公布為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四烈士碑。(位于水禽湖東側(cè)松樹林中) 四烈士均為清陸軍士官,1912年反對帝制,因刺殺袁世凱等被捕犧牲。孫中山親臨參加公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薈芳軒。原為農(nóng)事試驗場動物標本館。位於水禽湖東側(cè)。</p> <p class="ql-block">牡丹亭。建於 1908年。環(huán)形亭子,三面環(huán)水,中間種有牡丹。</p> <p class="ql-block">豳風堂 建於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位於動物園中部,原址為樂善園。主體建筑為五大間嵌有冰梅玻璃的房屋。</p><p class="ql-block"> 1946年,豳風堂設(shè)茶點館。新中國成立后,這里被辟為餐飲場所,為游客提供服務。現(xiàn)在依然是茶室。</p><p class="ql-block"> 豳風是《詩經(jīng)》十五國風之一,豳地的民歌,反映西周豳地的生產(chǎn)情況和風土人情,多描寫農(nóng)家生活,辛勤勞作的情景,夫妻愛情的質(zhì)樸,是我國最早的田園詩?!搬佟蓖斑摗惫哦家孛?,在今陜西彬縣。</p> <p class="ql-block">依綠亭</p><p class="ql-block"> 農(nóng)事試驗場遺存建筑,海棠式亭,原為二層,后改為一層。亭內(nèi)立有百年紀念碑石。</p> <p class="ql-block">磊橋。</p><p class="ql-block"> 據(jù)說,在農(nóng)事試驗場時期,場內(nèi)多是木橋,僅這一座青板石橋,漢白玉欄桿。時任北洋政府農(nóng)商總長的李根源先生(辛亥元老,中國近代史上的名人),將橋命名為磊橋,原石碑也由李根源先生題寫。毀於文革,現(xiàn)碑由李根源的兒子題寫。</p> <p class="ql-block">松風蘿月軒。</p><p class="ql-block"> 當年的游船碼頭。</p> <p class="ql-block">11月22日再進動物園。前些日子,因古建維修,動物園正門被綠色擋板圍得結(jié)結(jié)實實,今天南正門終于露出了真容。</p> <p class="ql-block">正門廣場秋色濃。</p> <p class="ql-block">農(nóng)事試驗場辦公樓維修工作尚未結(jié)束。</p> <p class="ql-block">馬到封候石雕。</p> <p class="ql-block">猴山。</p> <p class="ql-block">孟加拉虎。</p> <p class="ql-block">東北虎在架子下躲著發(fā)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