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01</p><p class="ql-block">看過一個很煽情的故事:一只飛鳥,飛過一片美麗的水域,遇到了一條浮在水面上的魚。</p><p class="ql-block">四目交錯的一瞬間,它們發(fā)現(xiàn)——一眼千年,彼此相愛。</p><p class="ql-block">飛鳥盤旋著,不愿意離開;魚久久不愿沉入水底。寒來暑往,四季交替,它們就這樣一直守望......然而,不同世界的動物,終究不能長相廝守。</p><p class="ql-block">最后,飛鳥含淚飛走;魚潛入水底。只是飛鳥不知道,魚的眼淚在水中,看不到。</p><p class="ql-block">它們再也沒有回到這片水域,誰都不愿意觸碰心底的那一抹憂傷。</p><p class="ql-block">歌手莊心妍唱道:“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有些事看著看著就淡了。”</p><p class="ql-block">人生有太多的人情世故,如果都要存放在生命里,總有一天,生命會無法承受。因此,我們到了一定的年紀,就不得不學會“邊走邊扔”。</p><p class="ql-block">網(wǎng)絡(luò)時代,遇見一個人很容易,弄丟一個人,也是。只要動動手指,把對方刪除,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了。</p><p class="ql-block">因此,不難發(fā)現(xiàn),總有一些人,不動聲色地離開了同學群、親戚群,若不是為了謀生,連工作群,也不想要了。</p> <p class="ql-block">02</p><p class="ql-block">第一,層次很高的人,需要脫離低級的“群”。</p><p class="ql-block">知乎上,網(wǎng)友“Wumi”說,他就讀的高中,是本地最棒的。當時,全班同學都很陽光。</p><p class="ql-block">有一段時間,幾個在大城市的同學,拍攝了別人的生活、城市的亂象等,發(fā)到同學群里,并且沒有遮擋別人的臉,顯得素質(zhì)很低。</p><p class="ql-block">他忽然覺得,接受了幾十年的教育,大家都二三十歲了,應(yīng)該能夠明斷是非了。可是,同學群里,仍舊存在低級的東西,瞬間,他就退群了。</p><p class="ql-block">同學本來是沒有什么層次區(qū)別的,后來走上社會,金錢、地位、認知都發(fā)生了改變,因此有了三六九等。如果你堅持走向高處,就會自然脫離低級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古人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lt;/p><p class="ql-block">真正高層次的人,往往是“曲高和寡”的,因此他會悄然退出同學群、親戚群,加入高級的群。如果沒有遇到合適的群,那就堅持一個人走路??偛荒鼙簧磉叺娜?,拉著自己往后退吧。</p> <p class="ql-block">03</p><p class="ql-block">第二,被情所傷的人,不愿意再回到傷心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兒時的玩伴小周,說過這樣一件事:他出生在一個小山溝,有表兄妹二十多個。為了便于聯(lián)系,大家拉了一個群,逢年過節(jié)都在群里聊最近的情況,約定聚會的日子。</p><p class="ql-block">小周小時候,家庭很窮。初一下學期,家里連學費都交不起。父母去親戚家借錢,所有的親戚,異口同聲地拒絕了。</p><p class="ql-block">本來,過去的事情,不能一直記著。但是有親戚在群里,忽然冒出一句:“小周,如果回家沒有路費,我借一點給你?!?lt;/p><p class="ql-block">“一句無心話,得罪有心人”,提起借錢的事情,讓小周很憤怒,果斷退群。</p><p class="ql-block">總有一些人,“哪壺不開提哪壺”,掐住別人的傷疤不放。因為同學和親戚,彼此知根知底,因此一些傷痛,隨時可以翻出來,給人狠狠一擊。</p><p class="ql-block">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們好不容易離開了“貧窮”,應(yīng)該開開心心過日子才對,怎么能夠因為一個群,導(dǎo)致自己難受呢?</p><p class="ql-block">同學也好,親戚也罷,一旦觸痛了你,就很容易斷交。今非昔比,只要你不懶,就能依靠自己的小家庭,過紅紅火火的日子,對親戚和同學的依賴性,越來越小了。</p> <p class="ql-block">04</p><p class="ql-block">第三,堅持做自己的人,不想和“看不慣的人”茍同。</p><p class="ql-block">很喜歡這樣一個觀點:“離開群,不是因為'群’很差,而是不愿意看到群里的人?!?lt;/p><p class="ql-block">有道是,一粒老鼠屎,毀掉一鍋粥。</p><p class="ql-block">如果群里有一個很不受待見的人,那么你就會自覺遠離該群。</p><p class="ql-block">比方說,同學群里,有一個當老板的同學,每天都在炫富,今天曬喝高端酒的圖片,明天曬豪車,還有一些趨炎附勢的同學,使勁給他鼓掌。同學群,變成了某幾個人的展示自己的舞臺。</p><p class="ql-block">還有一種情況,群里有人和你針鋒相對,或者曾經(jīng)有過節(jié)。你看到他的發(fā)言,就會生氣。不如退群,讓自己的耳根清凈。</p> <p class="ql-block">05</p><p class="ql-block">第四,默默前行的人,不動聲色地告別“曾經(jīng)”。</p><p class="ql-block">《墮落天使》里有這樣一句臺詞:“一九九五年八月二十五號,我遇見了我的初戀情人。她好像已經(jīng)把我忘了,可能是我已經(jīng)變得太英俊了吧。”</p><p class="ql-block">人啊,總要瀟灑地告別過去,雖然有太多的不舍,總有觸動心靈的地方,但是沉迷在過去,就會迷失自己。因此,聰明的人,總是寧靜致遠,和過去的一切,徹底告別。</p><p class="ql-block">當初,在群里想要找到一點回憶,但是找到的回憶越多,自己就越難受。不如勇敢地離開“過去”,走向?qū)怼?lt;/p><p class="ql-block">很多情感,遲早要告別,不如早一點,不必拖泥帶水。</p><p class="ql-block">從前,居里夫人拿到了獎牌和獎杯之后,隨手就給了孩子們。然后說:“要讓孩子知道,榮譽就像一個玩具,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就將一事無成?!?lt;/p><p class="ql-block">放下過往,馬上就開始下階段的工作,才是明智之舉。</p> <p class="ql-block">06</p><p class="ql-block">第五,頻繁更換聯(lián)系方式的人,隨時都會離開“群”。</p><p class="ql-block">生活中,總有一些人,每到一個地方,就得更換一次聯(lián)系方式,或者厭倦了當下的生活,就通過改變聯(lián)系方式,來調(diào)節(jié)心情。</p><p class="ql-block">還有一些人,因為不想和某個人交往了,害怕被人找到,故意把自己隱藏起來。</p><p class="ql-block">不聯(lián)系,不打擾,所有的情感,自然會變淡。上午還聊了幾句,下午就找不到人了,有些詫異,但也情有可原,不必追問。</p><p class="ql-block">事實上,人家不是沒有群,只是不在你的群里;人家不是不合群,只是不想在“過去的群”。</p> <p class="ql-block">07</p><p class="ql-block">當然,一個人合不合群,是自由的;并不能盲目跟風,故作姿態(tài)。如果是刻意潛水給誰看,反而是“為難自己”了。</p><p class="ql-block">如果一個同學群,一個有規(guī)模的同學群,沒有群規(guī)沒有約束,是很難相擁相融的,甚至會出現(xiàn)一些違背約定俗成的行為準則,就會打亂群里人的正常起居時鐘。也會影響群的品位和質(zhì)量。</p><p class="ql-block">當一個人成熟之后,就不再喜歡這種貌似熱鬧,也不會展示什么、攀比什么。潛不潛水,有沒有群,顯得無關(guān)重要了,最重要的是,好好做自己,好好生活,有家可回。</p> <p class="ql-block"> 關(guān)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布衣粗糧</p><p class="ql-block">LGQ編輯</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