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寫給母親</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寫給母親</span></p><p class="ql-block"> 作者:江傳德</p><p class="ql-block"> 2022年10月18日</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母親已步入耄耋高齡,這些年來,我一直想為母親寫些文字。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村婦女。她一生雖然沒有什么值得頌揚的光輝事跡,但是,她是生性純善、和睦鄰里,與千千萬萬普通母親一樣值得我去尊重和敬仰。在我有記憶以來,我始終認定母親是個心地善良、誠實勤勞,心直口快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母親似老家墻上閑置多年的棕簑衣,曾經(jīng)用被生活滄桑壓迫滿是折皺的身體為我遮擋風(fēng)雨。母親是生產(chǎn)隊那破舊的老水車,終年“吱吱嘎嘎”為兒女們唱著不知疲倦的經(jīng)典老歌。</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母親是一個生在農(nóng)村、長在農(nóng)村的家庭婦女,她從小沒有進過一天學(xué)堂。母親雖然不識字,但是,她的一言一行,都遵循著傳統(tǒng)的道德規(guī)范。自我小時候起,母親與父親就時常教育我不要欺負別人家的小孩,不要做壞事,不要破壞生產(chǎn)隊的莊稼,在學(xué)校要聽老師的教育,要尊敬長輩。我一直遵循父母長輩們的教導(dǎo),立志做一個誠實本份的人,幾十年來,恪守初心,始終不渝。母親沒有文化,曾。鬧出了許多笑話。有一次,她叫樓下開超市的小麗,一次代買了整整五十斤食鹽,送到家里。原因是她外出散步時,聽人說,哪里哪里打仗了,有的地方鹽都沒有賣,她信以為真,擔(dān)心真的買不到鹽。弄清事情原委后,我們一家人為她的舉動哭笑不得。</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如果說父愛是一座巍峨的高山,那么母愛就是深邃的海洋。十七歲那年的秋天,我第一次離家外出讀書的那個早晨,母親天未亮就趕床,為我熱好了隔夜的舊飯,并特意在我的行禮包里塞了兩個熟雞蛋,叮囑我:“帶上,別在路上挨餓著……”。為了趕上公社開往縣城的第一趟早班車,天蒙蒙亮?xí)r,我們就從家里出發(fā)了。我說不要她陪去的,可是母親說:她順路挑幾個節(jié)瓜去賣。于是,母親便一頭節(jié)瓜,一頭我的行李箱用一根竹扁擔(dān)挑著,晃晃悠悠陪我走了十里山路。汽車啟動后,母親站在路邊使勁地揮手,車輪滾滾向前,砂石馬路上掀起滾滾塵埃模糊了我的視線。如今,幾十年己經(jīng)過去,當(dāng)年的母親的形象,宛若一尊雕塑清晰地雕刻在我的腦海中。母親就像那村頭一汪碧綠的潭水,在包容我頑皮任性的同時,也將我的快樂漣漪般一圈圈的擴散開去。于是,那年第一次離家遠行,故鄉(xiāng)在淚光中漸行漸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母親是一個性格倔強,生性要強,決不輕易服輸?shù)娜?。七十年代初期,有一年的夏天,生產(chǎn)隊組織“青年雙搶突擊隊”,母親雖己三十出頭,她找到生產(chǎn)隊長,主動請纓參加,而且不負眾望,實現(xiàn)人均每天插田1.5畝的記錄(當(dāng)然,背后有許人幫忙扯好秧苗的),成了先進典型被公社廣播站點名表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母親一生勤儉節(jié)約,舍不得花錢。近年來,她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一樣,經(jīng)常憶苦思甜,不厭其煩地向?qū)O輩們講述她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怎么辛苦,挑柴賣草貼補家用的往事。聽多了,女兒和侄子、侄女們往往都是一笑而過。也許是長期養(yǎng)成的習(xí)慣吧,母親的節(jié)儉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家里的吃剩的菜飯,她舍不得倒掉,好幾次我們?nèi)舆M垃圾桶里的餅干,又被她撿回來喂雞。母親不愛穿新衣服,我們每年春節(jié)幫她添置的新衣服,她平常舍不得穿,一般是去參加親朋家喜慶活動時才穿。有時衣服褲子破了,她就自己用針線縫補,原因是舍不得花錢唄。前幾年,她無事時經(jīng)常與小區(qū)一群老太太打牌,有時她贏得幾毛錢,那天她會特別高興。說來好笑,有一次,也是她輸?shù)米疃嗟囊淮?,輸了壹塊玖毛錢,這次她心痛了,于是,從此索性再也不打牌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母親有點迷信,小時候,我體弱多病,她和家人擔(dān)心我養(yǎng)不大。于是,便張羅幫我找“寄娘”,由于家里窮,沒有人愿意攀親,認領(lǐng)我這個“干兒子”,于是,村頭那棵三個人合抱不過的大松樹便成了我的“寄娘”。我七歲那年,母親找了一個修仁的老先生幫我算命,老先生掐指捻須忙活了一個多小時,得出了結(jié)果,說我五歲以前體弱多病,二十歲開始走好運,一生有貴人扶助。并且用紅紙寫了四句詩文的批語,母親小心翼翼地用一塊布包好放在抽屜里。遺憾的是,由于我不太相信算命這種事情,再加上多次搬家,那張關(guān)于我命運的批語早已不知去向。但是依稀記得其中兩句:“恰如紅日中天來,又似桃花朵朵開”。我雖然不相信算命和迷信,但是我能理解長輩及母親的良苦用心?,F(xiàn)在,回過頭來仔細想想,當(dāng)年,那老先生的話似乎不無道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母親一生酷愛勞動,總是閑不住。她雖然八十多歲了,但她仍然腰板挺直,甚至,還可以挑幾十斤重的兩桶水澆菜地。種菜對她來說簡直是一種享受,她每天一般晚上10點鐘以前睡覺,凌晨五點起床,天亮就到菜地勞作。家里吃的生鮮蔬菜,絕大多數(shù)是母親親手種的,家中蔬菜基本實現(xiàn)自己供給。遇到有吃不完的,她會拿一些送給左鄰右舍分享。產(chǎn)量多時,她也會拿到市場去賣。我們曾勸過她,年齡大了,不要去菜地勞動了,但她說,習(xí)慣了,閑下來會出毛病,因此,我們只能順其自然。母親賣菜得了的錢總是交給孫女幫她存到銀行,存折本要交由她自己保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俗話說,家有老,是個寶,這話一點不假。每天,中午或傍晚,母親會在家里,煮好了飯菜,等著一家人下班回家,然后,一家人一起圍桌吃飯,其樂融融,盡情體味家的溫馨。母親是家中一把安全鎖,有時岀門忘了帶鑰匙,她會為我們把門打開,每天迎送家人早出晚歸。母親也是家中一盞閃亮的燈,總是為我們點亮生活的光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母親的健康存在,帶給我們?nèi)以S多的歡樂。但是,隨著年齡增長,母親也越來越固執(zhí),常會給我們制造一些煩惱。有時出門忘了關(guān)門,有時找不見東西,有時為一些生活小事,她會嘮叨不休。最無奈的是母親近些年來熱衷上撿廢舊,每天到菜地勞作結(jié)束后,她便象街長一樣在小區(qū)附近到處轉(zhuǎn)悠。一旦發(fā)現(xiàn)有礦泉水瓶、廢紙盒、廢塑料之類,她便如獲至寶,檢回來收拾整理好挑到廢品回收站賣錢。她的這一嗜好,遭到家人們的極力反對。也有朋友告訴我:不要讓你媽檢廢舊了,影響你的形象。其實,為了這事我與母親進行過多次交涉,既有苦口婆心的勸導(dǎo),也有激烈的爭吵,但終究無法勸說得住她。也許是母親老了,腦子萎縮了,或者是思想固執(zhí),反正,無論用盡什么方法,都勸不了她。于是,我們一家人只能舉手投降,順其自然罷。通過這件事情,后來,我也慢慢的想通了。我認為母親老了,只要她開心,無論她愿意做什么都可以。我們沒有理由,去刻意規(guī)范和苛責(zé)八十多歲的老人,按我們的眼光和條框去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母親老了,身體健康狀況一年不如一年,但仍然每天堅持勞作,不肯稍閑。我想,倘若我是跋涉千里的夜行者,母親就是我心中閃亮的北斗,遠遠的為我指引前程。倘若我是那大千世界舞臺上蹩腳演員,母親必是那熱烈的掌聲,給我鼓舞、給我力量,鞭策我努力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undefine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