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陳泰渠</span></p> <p class="ql-block"> 1955年7月3日夜晚,海軍航空兵四師獲悉,7月4日敵機將到我沙埕、馬祖一帶偵察騷擾,遂決定提前起飛一個中隊到指定空域待機殲敵。</p><p class="ql-block"> 7月4日16:03,12團領(lǐng)航副主任陳泰渠奉命率米格-15比斯中隊起飛(2號機飛行員王兆泉,3號機副大隊長朱慶泰,4號機飛行員陳根發(fā)),隱蔽出航,經(jīng)洞頭直飛馬祖。16:23,接到沙埕前指通報,在北霜有敵機兩架,高度3000米,注意搜索。陳泰渠按照地面通報位置向右改變航向,利用陽光隱蔽向海上搜索。這時,朱慶泰在北霜島以西兩公里處,發(fā)現(xiàn)敵F-84型戰(zhàn)斗轟炸機兩架,高度3000米,航向360度,正朝沙埕方向飛來,陳泰渠中隊隨即左轉(zhuǎn),繞到敵雙機后面,正準備攻擊時,又發(fā)現(xiàn)在這批敵機后面600到1000米處還有兩架敵機。陳泰渠立即改變攻擊目標,在僚機王兆泉掩護下,首先攻擊敵4號機,第一次射擊未命中,第二次距敵機400米開炮,擊中敵機,敵機拖著長長的黑煙墜落到北霜島東南15公里的海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陳泰渠</span></p> <p class="ql-block"> 我3號機朱慶泰在僚機陳根發(fā)掩護下,緊跟敵2號機尾后,兩次開炮均未命中。在陳泰渠第一次對敵攻擊后,僚機王兆泉緊盯第3號敵機開炮四次,由距離300米打到150米,將其擊傷。其他敵機見勢不妙,倉皇逃走。</p><p class="ql-block"> 我海上運輸船隊在艦艇、航空兵和高炮的掩護下,沖破敵人海上及空中的威脅和封鎖,頂狂風、戰(zhàn)惡浪,克服重重困難,源源不斷地把大批物資運到目的地。到1955年7月15日止,歷時四個月的第一階段海上運輸告一段落,我掩護兵力轉(zhuǎn)入正常巡邏警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陳泰渠</span></p> <p class="ql-block"> 陳泰渠:生于1931年3月,江蘇省如東縣人,1948年2月參加革命,1950年4月入黨,同時入空軍四航校學習飛行,1951年6月分配空17師49團,先后任飛行員、中隊長、射擊副主任,1954年2月任51團領(lǐng)航副主任。同年6月轉(zhuǎn)隸海軍航空兵四師12團,任領(lǐng)航主任,1961年7月任海軍航空兵訓練基地飛行教員、領(lǐng)航主任、領(lǐng)航科長,1968年4月任海軍航空兵十師領(lǐng)航科長,1977年10月任海軍航空兵七師領(lǐng)航科長,曾授正營大尉軍銜。1980年轉(zhuǎn)業(yè)至上海家用電器公司,先后任副經(jīng)理、處長、書記等職,1993年2月離休,享受局級待遇。</p><p class="ql-block"> 1953年2月17日在朝鮮戰(zhàn)場擊落美軍F-47型飛機1架,1955年7月4日擊落臺灣F-84型戰(zhàn)斗轟炸機1架,榮立三等功4次。</p><p class="ql-block"> 2015年5月12日病逝,享年84歲。</p> <p class="ql-block"> 圖文來自桑榆重晚晴 作者楊忠義(海軍大校 海軍第一航空學校第16期領(lǐng)航學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