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傳承歷史是為了開創(chuàng)未來。</p><p class="ql-block"> 為了研究歷史,借鑒歷史,挖掘、弘揚和傳承普洱優(yōu)秀歷史文化和普洱茶文化,提高普洱茶文化的影響力,普洱市政協(xié)近年來組織有關(guān)專家、學者編寫了“普洱茶文化三部曲”一一《普洱古樹茶》《普洱府史料》《普洱茶馬古道》三部書,展示了普洱歷史故事,追尋了普洱歷史文化根脈,是推動普洱茶文化研究的一個重要成果,讓讀者對普洱的歷史文化有了新的認識,有助于讀者了解普洱厚重的歷史,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增強文化自信。</p> <p class="ql-block"> 一、《普洱古樹茶》一一實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茶,源自中國,盛行世界。 中國是茶葉的發(fā)源地,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茶葉和利用茶葉的國家。茶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文化。</p><p class="ql-block"> 普洱具有種植茶葉的悠久歷史,<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座普洱府城,成就了普洱茶的輝煌。普洱古樹茶是普洱茶活的歷史,也是普洱茶活的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普洱古樹茶》一書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古樹茶的概念、分布和特點,普洱市八大古茶山100余座古茶園及古樹茶的品質(zhì)特點,古樹茶的識別、貯藏和品鑒的技巧等。本書以普及型、大眾化為特點,圖文并茂,通俗易懂,融權(quán)威性、知識性、實用性為一體,是廣大普洱茶愛好者了解普洱古樹茶情況,提高品鑒古樹茶能力不可或缺的工具書,是普洱古茶山旅游的導游手冊,同時,也是普洱茶工作者研究普洱古樹茶不可多得的參考書,是一本認識和品鑒古樹茶的入門書籍。</span></p> <p class="ql-block">八大古茶山分布圖</p> <p class="ql-block">目錄</p> <p class="ql-block">古茶園和現(xiàn)代茶園</p> <p class="ql-block">景邁山古茶園</p> <p class="ql-block">困鹿山古茶園</p> <p class="ql-block">邦崴古茶樹</p> <p class="ql-block">鳳凰窩古茶園</p> <p class="ql-block">古樹茶的辨析</p> <p class="ql-block">沖泡技藝</p> <p class="ql-block"> 二、《普洱府史料》一一權(quán)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普洱府,是一座承載了普洱茶歷史和故事的歷史文化古城。雖然它只有短短184年,卻在普洱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普洱府時期普洱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普洱府的設(shè)立,彰顯了普洱在云南、在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普洱府史料》一書共九個部分,對普洱府時期的歷史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挖掘和梳理,內(nèi)容涵蓋政治、經(jīng)濟、軍事、社會、文化、自然等各方面,以及與普洱茶的淵源,普洱府的百年滄桑、風云變幻都一一再現(xiàn),不同部分各有側(cè)重,各有特點,具有較強的史料性、可讀性和收藏性。</p><p class="ql-block"> 為了保障本書史料的全面性、嚴謹性和權(quán)威性,作者還專門到中國第一、第二歷史檔案館,云南省檔案館等權(quán)威機構(gòu)查詢檔案,獲得了許多珍貴的史料,很多史料都是第一次展現(xiàn)出來,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體現(xiàn)了本書的專業(yè)深度和史料價值,是彌足珍貴的歷史文獻資料。</p><p class="ql-block"> 《普洱府史料》一書的出版,是普洱茶文化研究的歷史性突破。云南茶歷史文化愛好者茶世恩評價該書:“是目前對普洱府研究、整理最完備的一本書,是一本了解普洱府與普洱茶的百科全書”。</p> <p class="ql-block">1867年的普洱府城</p> <p class="ql-block">目錄</p> <p class="ql-block">普洱府概述</p> <p class="ql-block">普洱府全圖</p> <p class="ql-block">貢茶</p> <p class="ql-block">普洱府印</p> <p class="ql-block">有關(guān)史料</p> <p class="ql-block">古城墻</p> <p class="ql-block">古城門</p> <p class="ql-block"> 三、《普洱茶馬古道》一一厚重</p> <p class="ql-block"> 茶馬古道,是中國交通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與“絲綢之路”齊名,對普洱茶的發(fā)展和普洱茶文化的傳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茶馬古道在普洱境內(nèi)路線最多,擁有茶馬古道遺址最長,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有177公里,有11段遺址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普洱茶馬古道》一書共九章,圍繞古道、馬幫、古鎮(zhèn)核心,涵蓋茶馬古道重要線路、主要遺跡遺物、古道茶葉、民風民俗、軼聞故事等方方面面,每個部分內(nèi)容主題明確,獨立成章,又相互關(guān)聯(lián),讓茶馬古道既往影像具有了可以觸摸的親切感,是尋訪茶馬古道的操作指南。</p><p class="ql-block"> 全書著眼于挖掘普洱歷史文化、茶文化、茶馬古道文化資源,梳理了茶馬古道的路線走向,繪制了清晰的路線圖和遺址分布圖,拓展了茶馬古道研究新視野,開辟了研究的新領(lǐng)域,詮釋了茶馬古道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持久的文化影響力,是對普洱文化的重要發(fā)現(xiàn)和構(gòu)建,為打造茶馬古道文化品牌、茶馬古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做了基礎(chǔ)性的工作和準備。</p><p class="ql-block"> 正如李亞宏教授評價:“接過《普洱茶馬古道》的樣書時,感覺沉甸甸的,非常有份量,這種厚重感不僅來自于書籍本身的重量,更來自于書中的歷史厚重感、文化豐盈感和現(xiàn)實豐滿感。我可以肯定地說:今后不論對普洱茶馬古道的研究多么深入、多么高深,《普洱茶馬古道》這部書都會作為重要的參考文獻而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部書的出版對茶馬古道的研究具有奠基的作用和里程碑的意義!”</p> <p class="ql-block">茶馬古道零公里碑</p> <p class="ql-block">目錄</p> <p class="ql-block">中國茶馬古道主要路線圖</p> <p class="ql-block">普洱茶馬古道主要路線圖</p> <p class="ql-block">鎮(zhèn)沅金山丫口茶馬古道</p> <p class="ql-block">寧洱路線圖</p> <p class="ql-block">內(nèi)頁</p> <p class="ql-block">思茅菜陽河茶馬古道</p> <p class="ql-block">拴馬樁等</p> <p class="ql-block">磨黑古鎮(zhèn)</p> <p class="ql-block">景東永定橋</p> <p class="ql-block">那柯里古村</p> <p class="ql-block">鎮(zhèn)沅哀牢山馬蹄印</p> <p class="ql-block">易武古鎮(zhèn)</p> <p class="ql-block">寧洱馬蹄印 </p> <p class="ql-block"> (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