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從小就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也知道五星紅旗是用烈士的鮮血染成的,可是,你知道國旗的設計者是誰嗎?你知道國旗的誕生歷程和設計內涵嗎?你知道白公館革命志士在獄中縫制的五星紅旗<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什么模樣嗎?</span>你知道國旗升騰的每一個精彩瞬間么?今天就讓我?guī)阕哌M位于上海市虹口區(qū)的國旗教育展示廳一探究竟,去了解國旗背后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來時正下著雨,仔細收好雨傘,整整衣服,進入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兩邊紅色的展板、紅色的旗幟,仿佛進入了紅色的海洋,莊嚴大氣的整體風格,又帶著喜慶祥和的氣氛。五星紅旗是我們國家主權的象征,承載著我們的國家尊嚴,凝聚著我們民族精神,尚未正式進入?yún)⒂^,就已經(jīng)激動到全身沸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今天的參觀從國旗誕生開始,該廳由“東方曙光”、“成立新政協(xié)籌備會”、“征集國旗方案”、以及“方案的評選與確定”版塊組成。</span></p> <p class="ql-block">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籌備會第一次全會開幕,決定由第六小組負責擬訂成國旗、國歌及國徽擬訂方案,,是由馬敘倫任組長,葉劍英、沈雁冰為副組長,張奚若、田漢、馬寅初、鄭振鐸、郭沫若、李立三、翦伯贊等為成員。同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新華日報》等報紙上公開發(fā)布征求國旗、國徽圖案和國歌詞譜啟事。</p> <p class="ql-block">新政協(xié)籌備會第六小組所擬《征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辭譜啟事》的草稿,草稿上圈圈畫畫,可見是費了不少心血。</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朱德、林伯渠、周恩來等對《征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辭譜啟事(草稿)》的意見。</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總理周恩來對《征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辭譜啟事(草稿)》的親筆批示。</p> <p class="ql-block">籌備委員會面向全國征集新中國的國旗、國徽、國歌等重大標識的消息在各大報刊刊登之后,迅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畢竟,有機會為新中國設計這些標識,這將是載入史冊的榮耀,一時間社會各界人士踴躍參與,曾聯(lián)松也參與到其中來。</p> <p class="ql-block">這位青年才俊便是我們國旗的設計者---曾聯(lián)松。從其履歷可以知道,曾聯(lián)松設計國旗時才32歲,風華正茂的年紀,而且他本人也不是一個專業(yè)的設計師,而是學<span style="font-size: 18px;">經(jīng)濟專業(yè)的理工男,對于設計可謂是“門外漢”,</span>與國內知名設計師和一些藝術界老前輩相比,更是默默無聞,卻憑自己的一片赤子之心與滿腔熱血,設計出一副流芳百世的作品。五星紅旗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作品,<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或許設計者本人也沒想到,自己平生</span>唯一的作品竟然能被永世流傳吧。曾聯(lián)松的名字也從此被載入共和國的史冊。</p> <p class="ql-block">讓我們來看看曾聯(lián)松當初設計的國旗應征稿吧,設計方案初名為“紅地五星旗”,而且當初這個設計稿與我們現(xiàn)在見到的五星紅旗還是有一點區(qū)別的,最大的五星里面還有鐮刀、錘頭的樣式,曾先生當時制作了兩份樣稿,一份寄往北京參選,一份自己留存,展廳里的應該是曾先生當時留存的那份。據(jù)史料介紹曾先生為設計國旗可謂是廢寢忘食不分晝夜,靈感來自于歌詞“盼星星、盼月亮,盼來了中國共產(chǎn)黨”“他是人民的大救星”。國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chǎn)黨,四顆小五角星分別代表工人、農(nóng)民、小資產(chǎn)階級和民族資產(chǎn)階級四個階級。四顆小星各有一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表達全國各階層團結在中國共產(chǎn)黨周圍。五星采用黃色除了在紅地上顯出光明,也表示中華民族為黃色人種。國旗的設計內涵你都知道了么?</p> <p class="ql-block">開國大典匆匆忙忙,曾聯(lián)松未能親眼看到自己所設計的國旗升起,但國家并未忘記這位“國旗之父”。1950年曾聯(lián)松受邀于天安門廣場參加國慶觀禮,并<span style="font-size:18px;">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辦公廳寄來的紀念冊和舊幣伍佰萬元的獎金。</span>觀禮臺上看到自己親手設計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心中定是有著無限的感慨。曾先生1950年的國慶觀禮證,編號是“臺右97號”。</p> <p class="ql-block">國慶一周年觀禮結束后,心情激動的曾聯(lián)松作了一首詩《入選吟》,來表達自己當時的心情:“和璧混沌璞未開,幸有玉人琢剖才。推敲圖案三千幅,五星紅旗入選來”。詩稿就存放在展廳內,從近三千幅設計稿中脫穎而出,可以想象曾先生當時的心情,無法言表的激動與自豪,無上的榮光!1994年曾先生把珍藏了45年的國旗圖案原稿捐獻給了中國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為新中國親手設計國旗,成了曾聯(lián)松一生中最大的驕傲。國旗設計被國家采納,一時間曾聯(lián)松的名字轟動全國,<span style="font-size:18px;">無數(shù)記者爭相采訪報道,此后多年,曾聯(lián)松多次參加與國旗相關的活動,到學校、到工廠宣講國旗知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六年之際,江蘇宜興特地制作了46把國旗紀念壺,收藏證書邀請曾聯(lián)松親筆簽名,還有由曾聯(lián)松簽名的郵票。曾先生也于</span>1950年和1979年兩次被邀請登上天安門觀禮臺( 個人履歷有),參加建國一周年建國三十周年的慶?;顒?。如今曾聯(lián)松先生已經(jīng)仙逝,五星紅旗卻一直閃耀著耀眼的光芒,五星紅旗的一次次升起,激勵著每一位中華兒女奮勇前行。</p> <p class="ql-block">國旗、國徽、國歌等重大標識公開征集,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的反響,至1949年8月20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籌委會共收到2992幅國旗候選設計圖</span>,其中郭沫若、陳嘉庚等籌備會成員也提交了樣稿,初選委員會精選出38<span style="font-size:18px;">幅候選圖,提交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討論。曾聯(lián)松設計的五地紅星旗就在其中,編號為復字“第32號”。38副候選圖在設計上還是有很多共同點的,都是以紅色為底,圖案的設計都或多或少的設計了五角星??的樣式,看來“盼星星、盼月亮、盼來了中國共產(chǎn)黨”是全國人民的共同心聲,也不知是不是先入為主地接受了五星紅旗的原因,這38副圖案怎么看都覺得第32號最好看,怎么看也看不夠的五星紅旗。</span></p> <p class="ql-block">電子屏里有38幅國旗備案圖的設計說明,點擊可以查看。當然我首先點擊的是復字第32號——我們的五星紅旗,然后又點了其它三幅簡單做了了解與對比,時間有限不可能把38幅全部看一遍。</p> <p class="ql-block">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經(jīng)過數(shù)輪的評定和篩選,</span>決定采納曾聯(lián)松設計方案,并將<span style="font-size:18px;">“紅地五星旗”</span>改名為“五星紅旗”,去掉了大五角星里的鐮刀、錘頭圖案。就這樣,<span style="font-size:18px;">曾聯(lián)松設計的國旗樣稿,在2992幅圖案中脫穎而出,</span>新中國的國旗正式誕生。兩日后,《人民日報》刊發(fā)了新國旗的圖樣和制法說明。</p> <p class="ql-block">展廳專門留出一片區(qū)域,根據(jù)老照片,復原了國旗設計者曾聯(lián)松的書房,展示了他的設計手稿、字畫等,再現(xiàn)了設計者生前工作、生活的場景。為新中國親手設計國旗,也成了曾聯(lián)松一生的驕傲,他的床邊、桌前、辦公室內,都放置了國旗,身邊時時刻刻都有國旗的陪伴。室內大屏幕上滾動播放著每一個重要時間節(jié)點,每一個重大歷史事件,國旗升起的精彩瞬間。<span style="font-size:18px;">國旗教育展示廳是屬于</span>中共四大紀念館內的一個展廳,所以室內有四大紀念館的字樣標識,我是從四大紀念館出來直奔國旗展廳的,兩個門口正對面。</p> <p class="ql-block">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家旗誕生了,國徽、國歌也相繼確定,新中國成立的籌備工作一一就緒。一個嶄新的國家就要向世界宣布成立了!</p> <p class="ql-block">大廳里循環(huán)播放著開國大典的原始錄像,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這個洪亮的聲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中國,也震撼了全世界,中國人民從此成為國家的主人,中華民族的發(fā)展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70多年后的今天,再看這一歷史性時刻,依然震撼,依然感動到熱淚盈眶。</p> <p class="ql-block">開國大典播放廳對面展墻上有一張黑白老照片,真實地記錄下了當時天安門廣場的盛況,廣場上紅旗飄飄歡聲雷動,群情激昂,解放了的人們歡呼著、跳躍著,每個人都從心中發(fā)出同一個聲音,那就是——中國人民站起來了!</p> <p class="ql-block">在開國大典的盛況看了三遍之后,平復一下心情,進入展廳的第二版塊“國旗飄揚”。該展廳分國家主權、民族復興、和平夢想、五星照耀幾個版塊。</p> <p class="ql-block">展廳中間的三人升旗儀式塑像。我最愛看旗手抓住旗角向斜上方將國旗展開的那個動作,當國歌響起國旗升到適當高度時,<span style="font-size:18px;">旗手抓住國旗一角順勢將????????揚起,</span>動作優(yōu)美一氣呵成,帥呆了耶??????!</p> <p class="ql-block">升旗儀式塑像一側是升旗儀仗隊的巨幅圖片,在這里聽工作人員介紹了升旗儀式和升旗儀仗隊的演變。開國大典過后,最初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沒有什么具體的升旗儀式的,就是派人去按一下升旗按鈕,</span>那時也不是每天都升旗,后來演變成2人組,1982年開始改為3人升旗,也就有了天安門國旗班, 再后來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3人的基礎上增加了護旗方隊,正式成立“天安門國旗護衛(wèi)隊”。</span>《國旗法》施行后,要求升國旗時必須奏國歌,讓升旗儀式更加莊嚴隆重。規(guī)范的升旗儀式很快成為首都的特殊景觀,凡是到北京的人,都把升旗儀式作為一個必不可少的內容。我也曾去天安門廣場觀過升旗儀式,只是人太多,不如在電視上看的清晰全面,但是那種全場歡騰掌聲經(jīng)久不息的場面,卻不是能從電視上感受得到的。</p> <p class="ql-block">五星紅旗是中國國家主權的象征,承載著中國的國家尊嚴,凝聚著民族精神,神圣而不可侵犯。重返聯(lián)合國、港澳回歸、極地科考、體壇揚威、協(xié)和萬邦、國際維和、一帶一路,我們的五星紅旗升滿世界的角角落落,也把和平的薪火傳遞給了世界,匯成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和諧交響,隨著“天宮”“蛟龍”的上天入海,我們的航天人又把五星紅旗升到了太空。展廳用一張張圖片和文字說明,配以動感和立體的演繹,把每一個重要時刻、每一個精彩瞬間串聯(lián)在一起,國旗全面的展示,帶給人們的不僅是榮耀,更多的是愛國的情結。這一刻,我無比自豪!????????????</p> <p class="ql-block">展廳眾多照片中最讓我動容的當屬“喬的笑”這張。1971年11月15日,時任外交部副部長的喬冠華率領中國代表團首次出現(xiàn)在聯(lián)合國會議大廳,被記者團團圍住問:“喬團長,你能不能講講你現(xiàn)在的心情?”喬冠華仰頭大笑,笑容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全場一片沸騰。這一精彩瞬間<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現(xiàn)場的外國記者拍下,用“震碎了議會大廳的玻璃”來形容,這張被命名為“喬的笑”的經(jīng)典照片還被評了什么獎(我忘了記了),“喬的笑”也成為中國外交自信的符號。</span>然而,在瀟灑自信的笑容背后,卻是中國人民一段漫長又辛苦的斗爭道路。喬老爺座前的CHINA標牌特別醒目,全世界矚目的一刻,穿過歷史風云,中國踏上了大國外交的新征程。<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張照片無論看過多少次,還是忍不住被感染,要不是怕影響周圍的參觀者,我也忍不住要“震碎玻璃”呢??????。</span></p> <p class="ql-block">罕見的含有國旗、國徽元素的各類紀念典藏在展廳里也有大量展示,如開國大典時的練習冊、國歌的黑膠唱片、郵票上的五星紅旗等都是首次見到呢。</p> <p class="ql-block">展示廳里最吸引我的當屬,歷次國慶大閱兵的錄像集錦。用一本書冊的形式啟動播放,翻開這部紅色書冊,從1984到2019的國慶大閱兵,對照目錄點擊對應的年份,為你播放閱兵的盛況,真的是想看哪里點哪里??。1984年的國慶閱兵中亮相的武器除了東風-5洲際導彈外,都還不是很先進,但是受閱部隊的精氣神,讓人相當贊嘆!而2019年的閱兵中,直-20、長劍-100、的公開亮相,可謂讓人大呼過癮!我們的軍隊從“萬國牌武器”,到遠程、中程和洲際戰(zhàn)略導彈,再到大國重器東風-41、直-20、殲-20、長劍-100,是無數(shù)先輩前赴后繼奉獻一生換來的成果。每回看一次都忍不住熱血沸騰,回首歷史,是為了銘記我們的過去,銘記為了我們奮斗一生的先輩們。</p> <p class="ql-block">模型展示區(qū),展示了中國自主研發(fā)的各領域最先進、最具代表性的國之重器,如遼寧號航空母艦、玉兔號月球車、C919空中客機、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天宮”“蛟龍”等,展現(xiàn)大國風采,彰顯綜合國力。就在前不久,“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完成九十多天的“太空差旅”也回來啦。想起百年前李大釗的預言:“試看將來的環(huán)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經(jīng)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前仆后繼,如今都實現(xiàn)了?。】?!我們的五星紅旗????????????,不僅插遍了全中國、全世界,還插遍了全宇宙。</p> <p class="ql-block">祖國最南端三沙市永興島升起的國旗。</p> <p class="ql-block">還記得電影《江姐》里“線兒長針兒密,含著熱淚繡紅旗”的片段嗎?這就是白公館的革命烈士在獄中繡制的五星紅旗。1949年10月7日,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進監(jiān)獄,《紅巖》的作者<span style="font-size:18px;">羅廣斌</span>提議繡一面五星紅旗,“等到重慶解放的那一天,打著這面旗幟沖出牢房迎接勝利。”是用他被捕時帶進監(jiān)獄的紅色繡花被面和幾張泛黃的草紙制作的,電影里場景是繡紅旗,事實上哪里是繡紅旗啊,就是粘貼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們沒有剪刀,也沒有針線,只能</span>用鐵片磨成的小刀將草紙刻成五角星的模樣,再用飯粒粘在被面上的。因為獄中誰也沒有見過國旗真正的模樣啊,只能憑借自己的想象,將一顆大星貼被子中央,四顆小星圍繞在四周,象征著全國人民緊緊圍繞在黨中央周圍,旗幟做好后被藏在監(jiān)獄的樓板下面。遺憾的是,他們沒能等到“打著這面紅旗沖出牢房迎接勝利”的這一天,重慶解放前夕,國民黨對白公館、渣滓洞的革命者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除少數(shù)人突圍,多數(shù)革命志士倒在了血泊中,而參與制作紅旗的同志,也只有羅廣斌和毛曉初得以脫險。重慶解放后,羅廣斌回到歌樂山來參加烈士遺骸收殮工作,從樓板下取出這面五星紅旗,交給了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這里的是個復制品)?;蛟S,這是唯一一面不像五星紅旗的“五星紅旗”,卻真正是用無數(shù)革命先烈的血染成的。如今,它靜靜地陳列在展柜里,向我們述說著當年的故事。先烈回眸應笑慰,擎旗自有后來人!</p> <p class="ql-block">無數(shù)仁人志士的鮮血染就的五星紅旗,需要我們共同守護,中華民族的崛起離不開千千萬萬為黨和人民事業(yè)做出杰出貢獻的人,也離不開我們每一個普通民眾,展廳內有一個專欄,科學院士、英模勞模、藏族老人的國旗情、雷神山的休艙儀、孩子國旗下的成人禮、孤島夫妻哨……,從時代楷模到普通民眾,為國旗添彩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職責。</p> <p class="ql-block">這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可不僅僅是用來看的哦,還是可以用來播放的,觸摸上面的五角星,發(fā)送五顆紅星祝福祖國,就可以播放精彩視頻。對于這個觸屏我不很擅長,也沒思考明白就跑過去戳戳點點的,也沒播放成功,倒是有兩個小朋友輕松就搞定,我輕輕松松地跟著觀看了一次。</p> <p class="ql-block">這面五星紅旗的播放形式開始是發(fā)送五顆紅星,后來又有了變化,要成功發(fā)送56顆星(代表56個民族)后才可以播放,這需要團隊來配合,而我剛巧又遇見了一個單位的參觀團,于是又跟著觀看了一次。</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個展廳“國旗和我”,為了維護國旗的尊嚴,規(guī)范國旗的使用,1990年10月1日新中國第一部《國旗法》頒布施行,2009 年、2020年兩次對《國旗法》進行了修訂,逐步形成了我國的國旗體系,各種版本的國旗法與憲法等你學習,觸摸大屏幕可以快速閱讀哦。雖然一直對國歌無比熱愛與尊重,但是對于國旗的具體尺寸、制作方式與比例,懸掛方式和不同場合升旗的具體規(guī)定卻是一知半解,通過這次參觀和閱讀國旗法漲知識了,還知道了國旗尺寸的五種標準。</p> <p class="ql-block">參觀結束來到留言墻前,上面密密麻麻地貼滿了心形彩紙,小朋友用稚嫩的手寫下觀后感,讓大人幫助貼上去,每一張紙片都是一顆滾燙的心。出了展廳,雨已經(jīng)停了,擦拭一下眼角的淚,燦爛的陽光照耀著我,突然記起艾青的那句詩詞“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愛你,中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