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源自網(wǎng)絡</p> <p>八十年代是興奮和騷動的十年。那時的年輕人,有著對美和自由的極度渴望。<b>那時的時尚標桿,便是《大眾電影》雜志的封面。</b>劉曉慶曾在微博上說:“(當年)能上《大眾電影》封面,是每個明星僅次于‘百花獎’的殊榮?!?lt;/p> <p>《大眾電影》曾是內(nèi)地最權(quán)威的電影期刊,也是一個響當當?shù)臅r尚晴雨表。80年代,《大眾電影》復刊,決定做一次大膽而前衛(wèi)的嘗試——拍別人沒拍過的照片,就是要逆反,要超前。他們參考國外的的雜志和畫冊,形成了獨特的時尚觀念,也留下了那個時代最美的光影。</p> <p>“女兒國國王”朱琳溫婉大氣,黑紅相見的寬大毛衣即使放在今天也不過時。</p> <p>1985年第1期:青年電影演員朱琳</p><p><br></p><p>1986年的林青霞,還沒成為一代俠女,雅典娜造型清純可人,眉宇間已顯露絲絲英氣。</p> <p>1986年第9期:臺灣影星林青霞</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女神”這個稱號便是從王祖賢開始的,純白吊帶,略施粉黛,亦邪亦仙的氣質(zhì)讓人刻骨銘心。</b>那時《倩女幽魂》風靡兩岸三地,王祖賢之后再無聶小倩。</p> <p>1989年第9期:又一個女神王祖賢</p><p><br></p><p>當時條件簡陋,沒有專業(yè)的攝影棚,拍照就在雜志社的一間普通房間,所有的照片都是用一臺哈蘇500C相機拍出來的。選擇“封面女郎”的標準極其嚴苛,要么主演過三部以上的電影,像劉曉慶。</p> <p>沒有造型師,化妝全靠攝影師和演員自己,也沒有PS技術(shù),不會對照片做太多后期處理。系鞋帶時一個不經(jīng)意的抓拍,呈現(xiàn)了青春最美的一面,這大概是最早的森系少女了。</p> <p>1983年第3期《青春萬歲》中的楊薔云(任冶湘飾)</p><p><br></p><p>圓臉才是主流,豐滿紅潤的唇和雙頰是最自然健康的美。她們也會貼雙眼皮和假睫毛,只是沒有雙眼皮貼,只能用一種像紗布的線,把眼皮撐起來。假睫毛是用真人頭發(fā)做的,再用自己熬制的膠水粘上去。</p><p><br></p><p>卸妝的時候就非常痛苦了,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的真睫毛拉下來。</p> <p>1995年第3期:青年演員陳煒</p><p><br></p><p>她們是愛美的,但不會美得千篇一律,而是各有各的風采,或婉約,或靈動,或英氣,或性感,都有自己專屬的模樣。沒有過分追求白皙和瘦弱,每個人都呈現(xiàn)出一種健康陽光狀態(tài)。</p> <p>1996年第1期:青年演員許晴</p><p><br></p><p>李小燕,80年代后期當紅影星,百褶裙、吊帶背心的造型不輸今天的青春美少女。</p> <p>1986年第12期:青年演員李小燕</p><p><br></p><p>女星的穿衣搭配是當時時尚界的風向標,有些即使放在現(xiàn)在也依然不過時。1980年,《幽靈》的女主角邵慧芳穿著緊身喇叭褲登上封面,掀起了一陣“喇叭褲”的熱潮。</p><p><br></p><p>1980年第10期影片《幽靈》中的夏征蘭(邵慧芳飾)</p> <p>1987年的一期封面上,萬瓊身穿檸檬黃的露背蝙蝠衫,頭上束同色的發(fā)帶,側(cè)身微微一笑,溫暖了整個冬天。</p> <p>蝙蝠衫 </p><p>1987年第2期:青年演員萬瓊街頭的風尚也早已悄悄換了面貌。1984年拍攝的電影《街上流行紅裙子》中,女主角陶星兒一席紅裙艷壓群芳,媚而不俗。影片一上映,紅裙子風靡全國。</p><p><br></p><p>裙裾翻飛,笑語盈盈,一抹紅色驚艷了整個時代。</p> <p>1986年第8期:第九屆百花獎最佳女演員方舒</p> <p>1985年,北京街頭穿艷麗裙子的女青年。70年代的“麻花辮”、“菜花頭”也被卷發(fā)取代,頭發(fā)要一定燙到蓬松凌亂,每天打上“摩絲”定型,亂中有序。戴上淺色的大蛤蟆鏡,讓目光撲朔迷離。</p> <p>1989年第7期:著名演員陳沖</p> <p>這些時尚元素不光在女性中間流行,高腰微喇的褲子可不是女孩的專利,小伙子們也非常喜歡。襯衫越花越時髦,不是印花刺繡就是條紋,外翻的領(lǐng)子要如手掌般大。</p> <p>1989年第6期:著名演員費翔</p><p><br></p><p>松松垮垮的外套是首選,各種顏色、款式都嘗試一遍。給人一種因青春而放肆,又因傳統(tǒng)而矜持的“奇怪”感覺。</p><p><br></p> <p>1990年第7期:青年演員賈宏聲</p> <p>穿喇叭褲和襯衫的小伙子們八十年代的年輕人,生長于一無所有,卻又心潮澎湃的歲月里。那時,沒有手機電腦電視機,卻有單田芳的評書,也有抱著吉他,蓄著長發(fā)唱《一無所有》的崔健,還有在公園里穿著花襯衫跳霹靂舞的青年。旋轉(zhuǎn)、搖擺、叛逆、不羈、灑脫,這是受西方流行文化影響一代人的青春記憶。</p> <p>80年代中后期,《大眾電影》走起了性感路線。鐘楚紅是80年代香港影壇首席女影星,以性感被譽為“香港的瑪麗蓮夢露”,是當時無數(shù)人的“夢中情人”。</p> <p>1989年第3期:女神鐘楚</p><p><br></p><p>紅鞏俐身穿紅色連體泳衣,手拿墨鏡,性感中透著青春活力,絲毫不覺得艷俗。</p> <p>1989年第10期:青年演員鞏俐</p><p><br></p><p>不是每一個大陸的女演員都能“放得開”,拍攝性感照片全憑演員意愿,攝影師不會勉強。像潘虹,就是永遠一副端莊大氣的模樣。</p><p><br></p> <p>1985年第9期《末代皇后和皇妃》中的婉容(潘虹飾)</p><p><br></p><p>若遇到“放得開”的演員,攝影師會鼓勵她們大膽展示自己。1988年第1期封面上,女演員張曉敏穿著一件露臍裝披散著長發(fā)站在海邊。金屬配飾和煙熏妝增加了朋克的感覺。</p> <p>1988年第1期:青年演員張曉敏</p><p><br></p><p>后來她還拍過一張手牽白馬的封面,夸張的配飾,中性的服裝,帥氣灑脫。</p> <p>1990年第1期:青年演員張曉敏</p><p><br></p><p>1993年第一期的封面,馬羚身穿一件全身布滿亮片的銀色禮服,低胸口,高開叉,臉微微上揚,自信地展示自己傲人的身材,頸上的鉆石項鏈讓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胸前。拍這張照片之前,編輯部討論達成共識:“就是要挑逗!就是要拼發(fā)行量!”這期封面引起了大規(guī)模的爭議,但仍然沒有影響雜志的大賣。</p> <p>1993年第1期:青年演員馬羚</p><p><br></p><p>1993年第二期的封面更加“過火”,封面女郎選擇了兩次百花獎得主石蘭。照片里的她長發(fā)披肩,既香艷又清純。雜志一上市,當天就被搶購一空。</p><p><br></p><p>有一位粉絲曾說,這本雜志他至今收藏,“年少無知,看的整晚睡不著覺”。</p> <p>1993年第2期:青年演員石蘭</p><p><br></p><p>1993年第11期封面,傅麗莉穿一件橙色大墊肩西裝外套,妝容莊重,頭發(fā)一絲不亂,也算是開辟了另一種潮流:獨立干練的新時代職場女性。</p> <p>1993年第11期:青年演員傅麗莉</p><p><br></p><p>都說時尚就是一場輪回,曾經(jīng)流行的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又流行回來。我們現(xiàn)在很多流行的元素,在上個世紀都能找到。波點、百褶裙、喇叭袖、喇叭褲、荷葉邊…這些復古的元素經(jīng)過設計師的改造逐漸形成另一種風格。</p> <p>1990年第9期:臺灣影星林青霞</p><p><br></p><p>露肩上衣配上高腰牛仔褲,從那個時代就開始流行了。不需要繁瑣的搭配,就能將潮流穿出自己的風格。</p> <p>1994年第5期:青年演員于慧</p><p><br></p><p>女神們的耳環(huán),或夸張,或簡約,或熱烈性感,或淑女可愛,完全符合每個人的個性。</p> <p>1988年第8期:青年演員毛阿敏</p> <p>1988年第6期:青年演員徐莉莉</p><p><br></p><p>如今流行的各種發(fā)帶,似乎是從韓劇里吹來的風,其實都是那個年代的女星玩剩下的。</p> <p>1988年第5期:青年演員薩仁高娃</p><p><br></p><p>時尚可以輪回,但那個喧囂的年代永遠不會回來了。當年家喻戶曉的封面女郎、無數(shù)人的夢中情人紛紛淡出影壇?!洞蟊婋娪啊冯s志也不似以前輝煌,它留住了女明星們?nèi)鐣一ㄒ滑F(xiàn)的倩影,定格了一代人關(guān)于時尚和青春的記憶。</p><p><br></p><p>80年代的北京總政游泳館,任曙林拍攝</p> <p>如今看《大眾電影》雜志的封面,也許會覺得古舊,但仍然忍不住回想起那個白衣飄飄的年代,那個戀戀不舍的年代。你以為自己的青春早已不在,回頭一看,原來青春還在,只是塵封在膠片里,藏在心里。</p> <p><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pbTP9eO5RQUIJeDpkvtnfQ"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查看原文</a>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