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中塢公園位于海淀區(qū)北塢村路東,頤和園西路以南,面積約46公傾。早期為中塢村外圍農(nóng)田。隨著城市化進程,逐步演變?yōu)楦黝惤ㄔO(shè)占地。2015年啟動園外園整體改造工程,拆遷復(fù)綠。</p><p> 歷史上,該地區(qū)地勢平坦,又以地下水豐沛聞名。清代時曾為高水湖的一部份。后廣植稻米并形成著名的‘京西稻’品種。隨水源減少,逐步退化為旱田。區(qū)域內(nèi)曾存在過兩個村莊。中塢村形成於明代永樂年間,曾為仃船修船之地。相鄰的后窯村為清光緒年間修建頤和園,設(shè)置瓦窰,隨著瓦工逐漸聚集和定居形成。</p><p> 公園建設(shè),依托歷史風(fēng)貌記憶,追求三山五園皇家園林與外圍田園環(huán)境的和諧統(tǒng)一,‘田園景致,柳林溪田’是公園的主要景觀特色。借現(xiàn)有地利,登高遠眺,一覽三山五園景致的觀景臺;借助原有櫻桃園,實現(xiàn)農(nóng)園一體的游覽采摘;借地形特點,形成梯田景觀等。</p> <p>因同學(xué)的介紹,說中塢公園是觀賞油菜花的打卡地,今日天好,過來轉(zhuǎn)轉(zhuǎn)。</p> <p>梯田里的油菜花,不見了蹤影。知情者說,15日就收割了,梯田已開始灌水,準(zhǔn)備插秧了。等到稻花香里說豐年的時日,也許可聽到蛙聲一片。</p> <p>倒是這里剪影式的雕塑與北塢公園的相一致,有點意思。</p> <p class="ql-block">荷風(fēng)橋</p> <p>快樂的北京人。</p> <p class="ql-block">亭名還挺富詩意——起云亭。</p> <p class="ql-block">今日天好,玉泉山的玉峰塔清晣可見。</p> <p>這個警示牌有點意思,要賞惜花草。而杜秋娘的《金縷衣》,‘花堪折時直須折,莫待花落空折枝’,這就不是護花使者的所為了。</p> <p class="ql-block">黃櫨開花很別致。</p> <p>這是整個園子的最高處。不知有多高,未見介紹。</p> <p class="ql-block">畫圖四面亭。</p> <p class="ql-block">帶了吃的,喝的,擺好了陣式,準(zhǔn)備開餐了。</p> <p>由高處往下拍。</p> <p class="ql-block">寄舟臺。</p> <p>馬路一側(cè)的白楊樹,粗壯高大,少說也有七八十歲了。</p> <p>西門處,有櫻桃園可供采摘,離譜的價格(100元/斤,成年人至少要摘兩斤),無人問津。</p> <p>西門處,碩果僅存的油菜花,太不起眼了。倒是金黃色的金雞菊燦燦地開著,搶過了風(fēng)頭。</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去年做的。今年5月12日再去中塢公園,拍了油菜花,再增加幾張油菜花的照片。說心里話,見過南方的油菜花,再看這里的,有小巫見大巫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與其說是來欣賞油菜花,不如說是來看穿著艷麗的女士們擺拍。</p> <p class="ql-block">在田埂上走貓步。</p> <p class="ql-block">拱形橋后是西郊線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見到這種花,學(xué)名怪怪的,叫美麗月見草,俗名倒很好聽,夜來香。</p> <p class="ql-block">9月3日與李征再一次進入中塢公園。公園又是另一番景象。大部份地塊的京西稻即將成熟,少量的剛抽穗。</p> <p class="ql-block">西門附近的稻子剛抽穗。</p> <p class="ql-block">玉簪花盛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