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珞珈之山,東湖之水,山高水長,流風甚美”,這是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董必武同志1963年留下的詩句。坐擁珞珈山、瀕臨東湖水的武漢大學,是全國最美的大學校園。校園內(nèi)有國務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西建筑風格兼?zhèn)涞奈錆h大學早期建筑群,有毛澤東主席居住過的半山廬,有周恩來總理的故居;校園內(nèi)綠樹成蔭,古樹名木、奇花異草比比皆是,四季景色迷人,春天櫻花爛漫,夏日荷花吐艷,秋季桂花飄香,冬時梅花傲放……尤以春天的櫻花聞名遐邇。每年3月中下旬櫻花盛開的時候,每天來武大賞櫻的游客絡繹不絕,摩肩接踵,多時每天達10萬之眾。</p><p> 今年櫻花季節(jié),由于新冠病毒疫情肆虐,武漢封城,武漢大學采取了嚴格的防控隔離措施,校園一片寧靜。春天有約,櫻花如期綻放,人們只能在網(wǎng)上欣賞櫻花。雖然無人現(xiàn)場賞櫻,倒也創(chuàng)造了一種意想不到的絕妙意境。</p> <p>百年名校武漢大學。</p> <p>早期建筑武漢大學工學院,現(xiàn)為武漢大學行政大樓。樓東櫻花盛開,是武大賞櫻的重點區(qū)域之一。</p> <p>夜色中的櫻花。</p> <p>珞珈山西麓道旁的早櫻早已開過,花朵經(jīng)風雨吹打落地,鋪上了一層紅色的地毯。</p> <p>行政大樓東面的櫻花花羽散落在小徑上,由于無人打掃,無人踩踏,形成了一條名副其實的“花徑”,拍攝者走過,留下兩行明顯的腳印。</p> <p>主道上留下的車輪行駛和少量行人行走的印跡。</p> <p>櫻花落羽,無人踩踏,一片純凈、圣潔、安寧……</p> <p>今年的武大櫻花,雖然有點寂寞,但也充分享受了無人打擾的安寧。</p> <p>誰能說得清是人多好,還是無人好?</p> <p>櫻頂老圖書館,武漢大學的標志性建筑。平時游人如織,疫情期間不見一人。</p> <p>3月23日,新華社記者李偉采訪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李偉(左〉與竇賢康走在櫻花大道上。</p> <p>疫情中的櫻花大道。</p> <p>櫻花大道東段。盡頭面對的是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大樓。</p> <p>武漢大學鯤鵬廣場,得名于廣場中心的鯤鵬合體雕塑,碑身刻有“北溟深廣,鯤翼垂天,云搏九萬,水擊三千”。雕塑及基座建筑為77級、78級畢業(yè)生捐資于1982年7月建造完成,2013年11月重新修繕峻工。此處為武漢大學賞櫻和旅游的景點之一。</p> <p>疫情期間夜暮燈光下的櫻花雨。</p> <p>武漢大學早期建筑老齋舍頂樓,它的下面便是櫻花大道,所以人們習慣稱其為櫻頂;老齋舍也因此得名為“櫻花城堡”。</p> <p>老齋舍正中的高大拱門,從櫻花大道沿拱門臺階拾級而上,經(jīng)70級臺階,便到達櫻頂,再往上,便是老圖書館了。</p> <p>新華社記者在櫻花大道上采訪竇賢康校長。櫻花期已接近尾聲。</p> <p>“明年,武大將選擇櫻花最盛開的一天,開放醫(yī)護人員賞櫻專場?!备]賢康表示,武大已向全體援鄂醫(yī)療隊員發(fā)出誠摯邀請,明年3月櫻花開放時,請他們和家人一起到武大賞櫻。無人5G轉(zhuǎn)播車行駛在櫻花大道上。</p> <p>從空中航拍老圖書館和櫻頂。對面左方建筑是行政大樓,右方建筑是萬林藝術博物館,遠處便是珞珈山。</p> <p>老齋舍下面櫻花大道上的櫻花和道旁“情人坡”上高大的銀杏樹。銀杏樹葉嫩綠蒼翠,待到秋高氣爽時節(jié),它便是金黃一片。</p> <p>武漢大學人文科學館(逸夫樓)。它的兩邊分別為新聞與傳播學院和公共管理學院;遠處便是東湖和珞珈山;在逸夫樓與東湖之間分布著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法學學院、外語學院及其他多個二級學院。</p> <p>人文科學館和它前面的912大操場。</p> <p>梅園小操場被蔥蔥蘢蘢的樹林簇擁,這里是集會演出的地方,是周末免費觀看電影大片的地方。</p> <p>912大操場和它東面的人文科學館、南面的行政大樓。1958年9月12日,毛澤東主席在此親切接見武漢大學等四所大學的師生,912大操場因此而得名。</p> <p>靜靜的老圖書館。</p> <p>靜靜的櫻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