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ed2308">《化度寺塔銘》,全稱《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貞觀五年(公元631年)立碑,主要記述了隋唐時期名僧邕禪師所葬舍利塔的事情,李百藥撰文,歐陽詢書丹。這通碑刻是歷史上歐陽詢書寫的四大名碑之一,書寫此碑時,歐陽詢已經(jīng)七十五歲高齡了。
</font><br></h3> <h3><font color="#ed2308">據(jù)史料記載,北宋慶歷初年(公元1041年),范雍見到此碑,嘆為至寶。寺中庸僧見之認為石中有寶,破石求之不得,遂將斷石棄于寺后。范雍日后再至寺中,見到斷為三截的《化度寺塔銘》,深感可惜,花錢將碑石買下置于書閣之中。靖康年間,天下大亂,范雍又將其藏于井中,金兵退后取出椎拓數(shù)十本,后來石碎不存,世上僅留下少數(shù)拓本及大量翻刻本,其中以王孟揚舊藏本最為著名。</font><br></h3> <h3><font color="#ed2308">《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橫長80cm,縱寬75cm,形制接近正方形。銘文35行,每行33字,共1089字。其書法風格與《九成宮泉銘》非常相似,只是字略小,長寬約2厘米(格子),體量更像稍大一些的小楷,點畫腴潤,筆力雄強,結(jié)構(gòu)謹嚴,書風平實高古。今人評價此銘為“晉以來的小楷杰作?!睂W歐楷者可以從此銘入手后,兼學魏晉小楷,必有長進。</font><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333333">盧中南老師</font></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333333">為楊華編著《歐陽詢化度寺》系列字帖題詞!</font></b></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aret-color: rgb(21, 100, 250);"><b><font color="#ed2308">“修葺斑駁,鉤沉經(jīng)典”</font></b></span></h1> <h3><font color="#1564fa"><b><i>楊涵之臨本選頁</i></b></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歐陽詢楷書《化度寺塔銘》,雖然屬于小楷范疇,但由于結(jié)構(gòu)處理手法的特殊性,既可以當小字臨寫,也可以當大字學習,使初學歐楷者從此帖開始,更容易上手。</font><br></h3> <h3>楊華簡介
楊華,字涵之,號潤堂。別署蘭若精舍、獨上高樓。
寧夏書畫院美術(shù)創(chuàng)作研究室主任,國家二級美術(shù)師,寧夏大學新華學院客座教授。
現(xiàn)為:
西泠印社社員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
民革中央書畫院理事
寧夏中山書畫院副院長
寧夏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
作品獲獎:
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
全國第二屆冊頁書法作品展優(yōu)秀作品全國獎;
全國文化系統(tǒng)青年書法美術(shù)作品展全國獎;
榮獲第五屆(2004)甘肅省基礎教育科研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
參加各類全國主流書法大展數(shù)十次,出版專著和作品集三十余種,多幅作品被中南海、中共中央辦公廳、民進中央、甘肅省政府、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等重要國家機關(guān)和各地博物館、藝術(shù)館收藏陳列。
</h3><h3><br></h3>